由于今年我國進口廢鋼資源國已由美國強勢取代日本的第一把交椅,那么關注美國當地的廢鋼價格行情可以成為分析后期供應商對我國廢鋼報價趨勢的輔助因素。
近日美國當地鋼廠陸續上調多種鋼材價格,或對廢鋼價格起到一定提振作用。當地大多數鋼廠成品材的交付周期在4-5周,較11月初延長約兩周時間。而部分產品的交貨期限在1月份,甚至延是2月初(冷軋、鍍鋅板等)。該現象另貿易商認為可能與去年操作類似,鋼廠即將上調出廠價格。一旦采購水平與交付周期和庫存水平(正常約為30-45天)匹配,供需關系將達到平衡。從而帶動鋼市以及原料市場轉暖指日可待,廢鋼價格以及需求將會企穩回升。
了解完當地鋼市以后,再從外圍經濟方面分析,歐洲的債務問題是屬于長期存在的利空因素:有債沒錢,庫存難消,需求不足,目前極少數人對市場“看多”,也就等于多數人對于市場是“看空”。那么在一個以消極心態為主導,同時又沒錢、缺乏需求的環境下,市場怎能有所作為。
從我國進口美國廢鋼價格走勢與美國國內非跟那個平均價格指數來看,兩個價格之間一直存在著貿易商的利潤、運費、以及其它費用的固定價差。而近期,美國廢鋼價格大幅回調,也是偏離了市場的規律性。后期廢鋼價格能否穩定,仍有待觀察。
最后,從美國當地廢鋼市場來看:基層回收的確因為氣候的問題,以及海運不便的因素導致社會可流通資源有限。但是,鋼廠在考慮到鋼材庫存尚未減弱之前,鋼廠生產用量也相對減少。再加上,11、12月期間美國當地傳統節假日停工影響生產的因素放在考慮范疇內,那么季節性資源持緊難以對廢鋼行情形成極大影響。
綜上所述,目前利空因素仍然多于利好因素,再加之美國當地廢鋼價格與供應商報價存在差異,因此短期內我國進口國際廢鋼價格或再次面臨回落趨勢。由于十月份已經在大幅快速下滑的過程中將價格推向合理位置,所以本輪下滑可以說是進一步的窄幅盤整,幅度在10到15美元/噸左右,或維持到四季度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