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某鋼廠:“現在我們每生產一噸鋼材,就虧30元,但是沒辦法,還得堅持堅持再堅持,只要渡過眼前的難關,就沒事了,現在對廢鋼也是不太愿意大批量采購,主要還是資金問題沒解決,庫存大了,沒資金周轉不行啊,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低庫存操作”重慶鋼廠李經理如此感慨。
西南物流企業:“大家都不超載,那么運費價格會上調,賠本的生意自然不會做。超載一開始是為獲得更多的利潤或更多的生意,那么必然影響了其他沒有超載人的效益或生存,于是大家就都開始超載了,結果發展到最后不超載就很難在這個行業生存了。非常手段的競爭最后只有害了這個行業,害了自己! 一位物流運輸企業負責人如此表示。
成都某鋼廠:“西南市場和華東地區不一樣,我們西南水路運輸沒那么方便,基本都是汽運,廢鋼屬于自產自銷,在川渝80%都是電爐廠,而電爐是專門大量吃廢鋼的,所有消耗量比較大,加上這里的電本身用不完,也不存在限電什么的,現在最主要的還是貨源少,雖說成材銷售不佳,但還得繼續生產,長期放假,損失將更大”成都電爐廠陳副總表示。
貴陽某鋼廠:“我們每月廢鋼采購量在4萬噸,40噸的電驢4套,在貴陽算是比較大的企業了,但是今年也是困難,生產成本也在增加,成材銷售只有微利,不過這里的資源還算充足,周邊城市基本都往我們廠供貨,下半年也繼續維持現狀吧,不會有明顯改觀,明年3月份可能是個轉折點”貴陽鋼廠張總表示。
由此可見,西南市場整體情況也不樂觀。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我們:“粗略估算,目前全國約40%的鋼材銷售收入來自于以軋鋼企業為主的中小鋼廠。”這主要是因為軋鋼企業可隨時根據市場形勢增產或減產,靈活控制產量,但是也存在著生產成本難以把握等問題。
鑒于上述,本站認為,目前不論是成品、運輸還是廢鋼,之前的高利潤時代已經結束,國內價格偏高的西南市場也進入微利時期,況且鋼企減產意愿不強,6月中旬粗鋼產量還在回升,市場供需矛盾或將進一步加劇,下月廢鋼行情或繼續維持底部盤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