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號就是中國和主要海外鐵礦石供應商年度談判的截止日。2月份,中國鋼鐵行業(yè)領頭羊寶鋼公司已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達成了協議,但與澳大利亞兩大鐵礦石供應商力拓公司(Rio Tinto)及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的談判卻陷入僵局。最近有消息稱澳洲鐵礦石貨船無法取得海運許可證,因此不能夠以高于協議價二到三倍的價格在中國現貨市場銷售鐵礦石。但中國并未明確拒絕澳洲公司的許可證申請,而另一方面,印度和巴西鐵礦石貨船的許可證則沒有這一問題。
目前力拓和必和必拓公司都有貨船遭到延誤,由于并未造成重大損失,兩家公司仍在密切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尚未公開表態(tài)。中國媒體認為政府意在封殺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但中國官方對此不置可否。
造成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對鐵礦石的巨大需求。根據投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的資料,協議價供應的鐵礦石僅能滿足中國鐵礦石需求總量的35%。三月底,鐵礦石協議價達到50美元一噸。明年,淡水河谷的頂級鐵礦石價格則會達到80美元一噸。由于澳大利亞到中國海運費用較低,上述兩家澳洲公司因此希望獲得更高的協議價。
表面看來,中國公司在談判中地位不利,因為若無法達成固定協議價,就只能在現貨市場購買,而中國和印度低品位鐵礦石的現貨價格分別為200美元和260美元一噸。去年12月開始,力拓公司就抓住這一機會,在中國現貨市場銷售鐵礦石,中國政府則擔心鋼鐵業(yè)成本會因此有失控之虞。但事實上,中國的鋼鐵公司雖然會因此蒙受暫時的損失,卻可以將協議價買入的鐵礦石按照現貨價賣給中小鋼鐵公司,既可以賺取利潤,同時削弱競爭對手的實力。這段時間,堆積在港口的鐵礦石存量穩(wěn)步上升,這或許可以表明中國對鐵礦石的工業(yè)需求正在放緩,至少,也可以在和供應商的談判中為中方加上一點砝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