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召開的鋼鐵產業發展戰略會上,馬鋼市場部經理李建設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受國際協議礦石漲價幅度和確定時間超預期的刺激,鋼廠原燃材料的市場價格大幅上漲。一季度國內原燃材料價格環比、同比漲幅均明顯高于鋼材漲幅,其中長材環比增幅為10-15%,板材漲幅為6-12%,而同期原燃材料漲幅為11-30%,其中焦炭漲幅最大,達到30.7%。李建設認為,原燃材料價格上漲過快,蘊涵的風險日益加大,他稱,一旦鋼價回落,原燃材料將出現比較大的價格跌幅。
李建設還表示,如果按當前的漲幅推算,今年鋼廠成本平均將增長50%以上,“目前上游資源已生產經對下游產品形成價格‘倒逼’之勢,說白了,就是賣礦石比煉鋼劃得來,賣鋼坯比賣鋼板劃得來,冷軋比熱軋劃得來”。
一家鋼鐵流通企業的老總也預測,今年廢鋼、煤炭價格仍將上漲,按此推算,今年普碳鋼材平均成本將達到3700-4300元/噸(不含稅),上漲800-1200元/噸,增長35%左右,“原燃材料價格的上漲勢必推動鋼價重心的上移”。
記者了解到,與會許多鋼廠或供應商的代表,對后市走勢持觀望態度的占多數,感到危險或擔心的人數,甚至多于持樂觀謹慎態度的。一位鋼企代表表示,市場對于2004年、2005年二季度鋼價出現的20-30%的跌幅心有余悸,當時也是在鋼價持續走高的情況下,由于國家出臺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以國內鋼廠聯合抵制必和必拓加收海運費的事件為導火索,鋼價走出了一波持續陰跌長達3個月的走勢。李建設則認為,由于國產礦石產量增長較快,隨著寶鋼與兩拓談判結果以及2008年協議礦價格的最終確定,原料價格將隨鋼價的下跌而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