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日本地震后,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等相關產業鏈受到一定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經濟是否會受到影響,或將在未來一段得以顯現。3月的中國經濟數據即將公布,日本地震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經濟?機構研究報告認為,日本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能將在未來2到3個月內慢慢顯現,3月的中國經濟數據仍將顯示強勁的增長勢頭,差別準備金率有望再次啟動。
日核危機或引發大面積停電
在日本發生地震后,市場一度擔憂剛剛復蘇的日本經濟可能將重回2009年的低迷。高盛高華認為,此次地震災害與2009年全球需求疲軟帶來的沖擊有著本質不同,因為此次地震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來自它對生產設施的破壞。
地震帶來的經濟損失將在短期內嚴重削減產量和庫存水平。重建需求將給日本經濟增長帶來較大推動力,增長將在今年四季度占據主導地位。由于出口下滑、進口增加,貿易順差將在短期內有所收窄。
此次日本地震導致核電站癱瘓,可能會引發了大面積供電中斷及供應鏈受損。如果核電站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可能令市場對經濟實體的信心出現惡化。消費、生產及資本開支都可能面臨下行壓力。
我國出口可能受到明顯影響
日本是我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地。2010年從日本的進口金額為1767億美元,占我國進口總額的12.7%。我國超過五成產品出口產品零部件來自日本。在機電音響設備及其零件和附件、車輛航空器船舶及運輸設備、光學醫療等儀器鐘表樂器三大類別產品中,按照2010年數據,從日本的進口分別占到中國該類產品進口總量的17.4%、25.5%和16.0%。而這三大類產品的出口占到了中國出口總額的53.5%。
日本零部件供給中斷將顯著影響我國出口。考慮到目前福島核電站供電中斷,不少電子產品企業、企業生產基地鄰近震區,其他地區也出現停電,生產被迫中斷,零部件可能無法正常交貨。興業銀行預計預計未來數月,在韓國及中國臺灣地區企業形成對日本電子元器件、交通運輸設備零配件等的供應替代之前,我國的出口將會顯著放緩。
國內通脹形勢更趨復雜
在我國CPI中,“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文娛耐用消費品及服務”同比一直是負增,其中,通訊工具同比負增長更是長期在10%以上,“文娛耐用消費品及服務”同比負增長也在5%以上,對CPI起到了一定的向下拉動作用。但是,本次日本地震之后,這些與汽車和電子有關的產品,都可能因為零件供應中斷而出現價格止跌反彈。
大宗商品繼續高位徘徊、過去長期下跌的產品價格止跌反彈,將直接使得期CPI可能出現繼續上漲的壓力。在更長一些的時間里,由于出口受阻,作為與日本進口零部件相互補的產品,價格可能出現下跌,這會是對控制通脹有一定積極因素。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本月的CPI將再破前期高點,可能達到5.2%左右。持續高強度的調控之后,預計3月份新增信貸繼續回落至5250億元;新增額的繼續回落,加上去年同期基數很高,將構成M2同比增速繼續回落的主要因素。從理論上說,對全國性銀行新的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可能在4月份被首次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