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國際廢鋼持續弱勢走跌,市場資源需求瓶頸突出,而國內鋼鐵行業運行不佳,采購需求減少,導致港口資源進出均大幅下挫。 4月份我國進口廢鋼約311,679.65噸,環比降362,624.671噸(2011年3月進口廢鋼約611,859.62噸),降幅為49.06%,而同比減127,160.59噸(2010年4月進口廢鋼約558,406.06噸),降幅為44.2%。資源到達港口較為分散,但華東市場比重斐然,其中南京海關進口量112,801.94噸,杭州海關73,065.09噸,寧波海關54,634.53噸,上海海關為21,494.75噸,黃埔海關為13,737.22噸,廣州海關為9,572.69噸,還有青島、廈門、福州、大連、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哈爾濱、天津、拱北、深圳、湛江、滿洲里等港口均有少量資源到港;作為國內鋼廠主要集中地,華東地區對廢鋼資源采購與需求仍占有絕對性比重,相應的各省市進口情況,江蘇為120,179.19噸,浙江為133,408.86噸,福建為9,259.57噸,廣東為25,198.75噸,其他省市根據港口資源累加。資源來源地較為分散,但主要產地仍是日本與美國,其中日本為139,180.30噸,比重較前期有所提高,美國101,367.52噸,中國香港為20,712.18噸,韓國為16,018.46噸,另外其他國家與地區均有不同量的到貨。 4月份國內廢鋼出口總量為43噸,環比降幅明顯(2011年3月出口廢鋼約679.602噸),達93.67%,而同比減44,938.707(2010年4月出口廢鋼約44,981.71噸),降幅為99.9%。資源對流情況一對一式,韓國317噸資源由江蘇出口,尼日利亞7噸由福建出口。貿易方式上,出口韓國資源為進料加工貿易,尼日利亞則是一般貿易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