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郝衛平29日在“迎峰度夏有關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預計,今冬明春電力供需形勢不容樂觀,部分省區可能持續缺電。
郝衛平表示,四季度用電增速較上半年可能略有下降,但仍將保持較高水平,目前水電站可調發電量、蓄能值較去年同期減少三至四成,秋汛補水有限,冬季水電出力低于常年已難改變。郝衛平預計,全國部分地區仍將面臨不同程度電力供應偏緊的局面。特別是南方、華中等水電比較重大的區域以及一些火電上網電價偏低的產煤省區,可能出現持續缺電,供需矛盾較突出。
近日,國家發改委批準了淮南到上海的特高壓線路。郝衛平表示,今年跨大區的送電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5%,今后國家能源局還將繼續推進跨大區的電網建設,充分發揮輸電線路緩解電力緊張的作用。此外,除了前期對在建、已建核電站進行了安全檢查外,目前國家能源局還在組織對核電站的廠址進行復核,目前這一工作正在進行中。他表示,待所有檢查工作結束后,未來我國核電建設還將高效健康發展。
據能源局統計,1至8月,全國用電量達3.1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9%。用電負荷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高耗能行業。1至8月,化工、建材、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四大重點耗能行業用電量合計101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2.6%,與上年基本持平。
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表示,迎峰度夏后的9月和10月上旬,煤炭需求增幅將有所下降,供需相對緩和。10月中旬后,隨著天氣轉冷,煤炭用戶將提前購煤儲煤以備迎峰度冬,煤炭需求轉旺。同時,隨著一大批中大型現代化煤礦的建成投產,煤炭供給將增加,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的煤礦陸續復產,四季度全國煤炭供應能力明顯增強,預計全國煤炭供需總體基本平衡。
大秦線檢修10月初結束
秦皇島等港口存煤下降
中國證券報記者29日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受大秦線安全生產檢修影響,秦皇島等港口存煤出現下降。
近期,鐵道部利用市場煤炭需求淡季,對大秦、京廣、京九等線路開展集中檢修,作為北煤南運重要通道的大秦線,檢修時間定為9月20日至10月5日。發改委網站數據顯示,自大秦線開展檢修以來,日均運煤95萬噸,比檢修前減少約30萬噸,下降24%,其中秦皇島港日均到煤減少約17萬噸。
受此影響,北方部分中轉港和南方部分接卸港存煤出現不同程度降低。截至9月25日,北方四港存煤1251萬噸,比8月末下降14%。上海、廣州等南方主要煤炭接卸港存煤也有所下降。
發改委稱,盡管目前一些主要港口存煤出現暫時下降,但華東、華南等沿海電廠在大秦線檢修前加大采購力度,提前做好儲煤工作,存煤總體較為充足。
鐵路部門為減輕檢修給煤炭正常運輸帶來的影響,將加快施工進度,力爭10月2日結束檢修,提前3天完成任務。屆時,隨著鐵路運輸的恢復正常,主要港口到煤和庫存都將逐步回升到合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