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在2010年產銷量沖上1800萬輛成為全球汽車第一產銷大國后,2011年卻增速急劇回落,明年中國車市的走勢牽動著國內甚至全球車市的神經。正在此間舉行的廣州車展,被稱為中國車市全年的收官之作,其間透露的種種信息顯示著明年車市引人關注的五大趨勢。
——中國車市在低速增長中調整。
今年以來,在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部分城市限購以及節能補貼標準的提升等不利因素影響下,汽車市場迅速由熱轉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全國汽車行業產銷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1503.41萬輛和1516.06萬輛,同比增長2.66%和3.15%,而這一數據在去年和前年同期則分別超過30%和40%,今年增幅較去年同期分別回落31.34和31.85個百分點。
大多數業內專家認為,明年車市仍將維持低速增長的態勢。“明年我并不認為會有任何利好政策出臺來刺激汽車消費,因而明年車市不會有太大的發展。車市前兩年受政策刺激影響,車市銷量增速過快,透支消費需求。明年政策沒有大的調整,依照目前行情,車市可能依舊低迷。”資深汽車業分析師賈新光指出。
但也有專家對明年車市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馮興亞認為:“中國市場年產銷已達到1800萬輛,這么大的基數,要連續維持高速增長不太現實。如今,增速回落是正常現象,也符合產業發展的規律,更是車市調整的黃金時期。對明年車市,我持樂觀態度,關鍵是要生產出滿足消費者需要的高質量產品。”
——全球新車爭相登陸中國掘金。
“新車效應”始終是促進車市銷量的催化劑,因而許多廠商都會在每一年通過投入新的車型來爭搶市場蛋糕。但與過去相比更加突出的特點是,隨著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崛起,全球車企越來越高度重視中國車市,許多知名跨國車企都爭相將最新的技術與車型投入到中國市場。
這一特點在本屆車展上表現得更為突出,許多知名跨國車企都紛紛將首發車型放在廣州車展上發布。據統計,本屆車展上共有30輛全球首發車、其中在亞洲首發的有13輛,均創歷史新高,而各大汽車廠商發布新車型的總量也再創下歷史紀錄。
——合資自主躍躍欲試勢不可擋。
目前,中國車市多了一股強勁的力量,這就是合資企業的自主品牌車型。國內已經有廣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日產等合資車企推出自主品牌產品,后續還將有東風本田等加入合資自主品牌行列。
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是第一個“合資造自主”的吃螃蟹者,其生產的自主品牌理念S1于今年4月份正式上市,在不到7個月時間內累計實現2萬臺銷售,在車市整體低迷的情況下,表現十分理想。廣汽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鳴指出:“中國汽車經過多年的發展,通過與外方合作,已積累了豐富的研發、人才、銷售等經驗,能夠生產出質量優質、性價比高的自主品牌車型,因而,越來越多的合資企業開始走向合資自主之路,這必將成為促進中國車市發展一股強勁的力量。”
——自主品牌艱難生存優勝劣汰。
由于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節能補貼標準的提升等,自主品牌車型“受傷”最重,因而今年增速下滑也較明顯。而明年隨著一系列合資自主品牌的全面發力,合資自主品牌與民族自主品牌之間將展開全面競爭,自主品牌車企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生存環境。
部分自主品牌將繼續通過價格下探、渠道下沉等策略,避免生存空間被擠壓,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將面臨優勝劣汰的市場選擇。而與此同時,有的自主品牌則在強化傳統經濟型車之外,務實地向高端市場挺進,表現十分出眾,成為中國車市中被看好的新生力量。如在本屆車展上,廣汽乘用車公司在傳祺車型的基礎上,又將首款SUV車型傳祺GS5在廣州車展全球首發,受到廣泛肯定和好評。
——新能源車縮短進入家庭距離。
在本屆車展上,通用汽車、比亞迪、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等多家汽車企業都明確推出了針對私人消費的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在高油價時代,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家庭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消費者消費取向。然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要進入私人消費市場,首當其沖的障礙就是高價格。如一款30多萬元的電動車,只能獲得國家6萬元的政策補貼,而進口的電動車則沒有任何政策補貼。因而,新能源車要縮短進入家庭的距離,除了廠家推動外,更依賴于國家政策的鼓勵支持。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意見,新能源車進入普通家庭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