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張長富近日表示,中國鋼鐵行業微利態勢仍將延續。從“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發展態勢看,放緩是大趨勢。“十一五”期間每年是4000萬噸、5000萬噸巨大的增長。“十二五”還要保持這樣的增速顯然是不現實的,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這樣一種增長態勢上,所以消費量增速放緩是個大的趨勢。
另外,鋼鐵企業面臨原材料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增加、環保成本增加等巨大的成本上升壓力,加之鋼材產能過剩和鋼價震蕩低價這么一種巨大的抑制局面,鋼鐵工業轉型升級:增長方式和結構調整,是適應時代、適應市場最佳策略。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首席分析師李世俊:抓住用鋼行業轉型機遇
中國發展仍處在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期,這樣一個基本格局沒變;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這樣一個基本市場沒變;鋼鐵作為鋼鐵結構主要材料的情況沒變,所以我們對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尤其是用鋼行業將進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十二五期間,鋼鐵企業將面臨著發展的機遇。分析十二五期間用鋼行業的新需求,有利于制訂鋼鐵企業的新目標。十二五期間,用鋼行業有變革動力,鋼鐵業就有發展機會。
以造船業為例,我國的造船業2003年超過歐洲,世界排名第三;到去年,已經排名第一。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新訂單的數量韓國第一,中國第二。韓國不但第一,而且都是值錢的訂單,因為韓國造船的戰略是擴大超大型商船和海洋構筑的訂單。往往這些訂單的用鋼量比一般訂單的用鋼量多5倍;另外就是采用的都是高強鋼板,韓國拼的不是規模,而是拼結構性。此外,日本的造船業,拼技術,然后改變游戲規則。日本搞了一個鋼,油船底部的鋼耐腐蝕性提高的5倍。因此,中國造船再拼規模已經走不通,必須變革、提高技術、提高結構。
所以對我國鋼鐵業來說,必須抓住用鋼行業技術革新這樣一個機遇。
江蘇省工商聯鋼貿商會會長徐建農:需改變經營方式
當前鋼材市場供大于求已成為常態,但是,鋼廠的訂貨和定價模式卻不盡合理。如鎖定銷售量、價格確定等都是鋼廠單方面說了算;鋼廠會根據自身效益,確定生產品種,經銷商拿貨被動。
此外,鋼貿企業的經營方式也存在問題。如依靠庫存做銷售的方式,部分鋼貿企業仍沿襲前店后庫的大賣場形式。
而今年,更是出現了終端用戶無休止拖欠貨款的現象:某些企業,某些終端用戶,信譽度不高,但又為了迅速擴張,在大量欠銀行款的同時,還無休止地拖欠鋼貿商的貨款,使得貿易商的包袱越拖越重。
從目前市場鋼材價格走勢看,當前以及明年的鋼市進入熊市,在熊市中,鋼材價格將是一個不斷尋底、不斷反彈后,再次向下的過程,鋼貿企業的經營難度大幅增加。
對此,鋼貿企業需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必須改變以往的經營方式。
鋼貿企業要改變過去依靠規模擴張來取得經濟效益的做法,而要取得規模和效益的統一,始終把效益放在第一位,在產業鏈的延伸上做文章。同時,要變庫存銷售為主,轉為合同銷售為主,要在服務的差異化上做文章。另外,還要將鋼材代理經銷、鎖定鋼材資源月銷量,轉為放棄鋼材代理,建立廠商合作新關系。要不斷調整不同的鋼廠,保證同類性產品進貨成本低、資金使用少、資金周轉快,在供需雙方都能共贏收益上做文章。
鄭州市工商聯鋼貿商會會長黃濤:切勿盲目轉型
當前有觀點說看到了政策松動,存準率將下調,國家財政政策也向積極方面調整。但國家絕不會放松對房地產的調控,鋼貿企業面臨的是世界經濟危機和國內銀根緊縮的雙重系統風險。
所以,明年鋼貿行業依然會處于低迷狀態,鋼貿商的冬天明年還會繼續。但要注意,鋼貿商盲目轉型猶如在冬天里裸奔。
鋼貿企業要平穩過冬,就要強身健體,加強內部管控,如制定更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讓企業管理職能發揮到位,開源節流,增強自身實力;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樹立度過嚴冬的信心,還需堅守屋內,躲避風雪,即恪守陣地,別盲目投資、改行;壓縮庫存,按訂單銷售;謹慎選擇代理,不盲目擴張。
鋼貿企業要儲備好過冬的糧食,保證資金鏈不斷,如制定明晰的企業發展戰略,不盲目投資和盲目擴張;加強資金的統一管理和使用監督,有效籌集和利用資金;利用銷售淡季,盤活資產存量,及時收回應收賬款;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增強風險抵御能力,營造良性運行的資金鏈。
最后,企業要共同協作,信息共享,共同開發市場,形成企業聯盟,提高核心競爭力,共同應對寒冬的來臨。
鋼貿企業抱團,可以改變目前行業間無序競爭的局面;可以形成合力,增強與鋼鐵生產企業合作中的話語權;可以增加融資渠道,形成企業聯盟,提高在銀行的授信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