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鋼材市場重新開門營業,隨著陣陣鞭炮聲的響起,各大市場年前的悲觀情緒亦逐漸演變成了蓄勢待發的拉漲心態。正值此時,各大鋼廠建筑鋼材中旬調價政策出臺了,沒有太大的波瀾,以穩為主的基調使得部分準備拉高的商家陷入了觀望,部分原本準備伺機備貨的下游用戶積極性亦隨之減弱,于是暫穩觀望再次成了國內鋼市的主旋律。
據監測數據顯示,1日收盤,北京市場河鋼二級大螺價格為4090-4100元/噸,與前一日持平;上海市場中天二級大螺4160-4190元/噸,較前一日漲40元/噸;廣州市場廣鋼二級大螺4460元/噸,與前一日持平。2日早盤,北京、上海市場的商家報價均穩。縱觀全國鋼市,拉高后有價無市現象普遍,市場需求乏力已是不爭的事實。
另據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近兩年來較低水平,僅為169.06萬噸,比2011年186.13萬噸的平均水平低了9.17%,幾乎回到2010年1月上旬日產量167.21萬噸的水平。但相較去年12月下旬,環比仍有3.94%的增幅。
銷售數據較往年同期也有所好轉,據中鋼協統計,76家重點鋼鐵企業 2012年1月上旬鋼材日均銷量為109.04萬噸,對比2010年和2011年的同期銷售量92.08萬噸和108.23萬噸,處于近三年同期的最高位。那么,同比回落的產量數據和小幅回升的銷售數據,是不是預示著下游需求正在逐步好轉呢?
答案顯而意見是否定的,分析師認為,1月份銷售數據的提升多為用鋼下游小幅補庫與鋼廠實行空倉政策的結果,并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并且還將會影響道終端二月份對鋼材的需求,從而導致市價拉漲乏力。因此,面對當前并無重大利好消息的鋼市,鋼價的拉高存在太多的非理性因素,沒有需求支撐的虛漲,終究會隨著下游對鋼價接受度的降低而再次走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