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1年度貿易逆差創出歷史新高是因為受到了出口下滑和進口增長的雙重打擊。歐債危機的陰影也仍未消散,日本恢復貿易順差趨勢尚需時日。
2011上半年度,東日本大地震導致供應鏈斷裂,企業生產活動放緩導致出口下滑。盡管此后供應鏈迅速恢復,但下半年度歐債危機引發的日元升值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又成了出口低迷的主因。
日貿易難以恢復順差
一度有所平息的歐債問題也因為近日西班牙國債收益率飆升而存在卷土重來的危險。而作為日本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國經濟減速趨勢日益明顯也讓人對日本的出口感到擔憂。
進口方面,為替代核電而增強火力發電勢必將使液化天然氣(LNG的進口不斷增加。對于靠出口掙錢“貿易立國”的日本來說,2012年度仍將面臨嚴峻的經濟環境。
2011年度出口額為65.2819萬億日元,比上年減少3.7%,其中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和汽車的降幅較大。而進口額因原油和LNG的增加而大幅上升11.6%至69.6920萬億日元。從不同地區看,對美國、歐洲和中國的出口分別下降0.8%、3.6%和6.9%。
同時公布的3月貿易收支為逆差826億日元(約合64億元人民幣,時隔1個月再次出現逆差,但幅度小于市場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