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點聚焦
1.發改委數據顯示 9月份煤炭出礦價走平 拐點隱現
10月14日,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煤炭出礦均價為每噸834元,與8月份基本持平,主要煤炭中轉港秦皇島港動力煤平倉價每噸891元,環比上漲9.66%。對此,業內專家指出,受整個經濟下滑、電力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電煤市場價格將從高位下調。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受累于下游增速下滑,煤炭需求疲軟,而運力提高增加有效供給,同時,國際煤價及海運費大幅下調,近期國內各煤種價格全面下調,且這一趨勢仍可能延續。
中信證券煤炭行業首席分析師王野分析指出,動力煤市場的供求心理發生轉變,導致動力煤市場需求疲軟價格下滑。“但是,我們依舊看好2009年合同動力煤價,維持其同比漲幅高于15%的判斷。”同時,王野表示,近期山西煉焦煤市場延續前期下滑走勢,坑口價格和車板價格均較前期繼續大幅回落,大部分地區坑口價下跌100元/噸。為此,他預計年內焦煤價格會緊隨鋼鐵行業回落繼續下跌,主焦煤年內下跌300~400元/噸,價格可能會下探1500元/噸。并且,年內國內焦炭價格會有400~500元/噸的回調。
2.海關:9月份煤炭出口量環比下降38%
因國際市場煤炭價格下滑及中國第二批煤炭出口配額遲遲未公布,10月14日中國海關公布數據顯示,中國9月煤炭出口環比下降38%,為自今年3月份以來的新低。數據顯示,9月中國出口煤炭208萬噸,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37萬噸。并據統計,前9個月累計出口煤炭3572萬噸,同比下降6.1%。同期,中國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105萬噸,同比減少5.8%。
平安證券煤炭行業高級分析師陳亮指出,影響煤炭出口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8月份國家大幅提高煤炭和焦炭出口關稅以及第二批煤炭出口配額遲遲未出。
3.9月份我國鋼材出口回落至667萬噸 同比仍大增
據海關最新統計,2008年9月份我國出口鋼材667萬噸,比8月份減少101萬噸,與去年9月份相比增加222.94萬噸,同比增長50.2%。1~9月份累計出口4850萬噸,同比下降2.1%;鋼材累計出口金額為498億美元,同比增長46.5%。
2008年9月份我國進口鋼材127萬噸,較8月份下降4.54%,與去年同月相比下降11.1%;1~9月份累計進口1232萬噸,同比下降5%。9月份鋼材凈出口540萬噸,較8月份下降14.96%;與去年同月相比增加238.8萬噸,同比增長79.28%。
2008年9月份我國出口鋼坯21萬噸,1~9月份累計出口113萬噸,同比下降81%;進口鋼坯2萬噸,累計進口14萬噸,同比下降26.9%。
9月份我國出口焦炭137萬噸,1~9月份累計出口1105萬噸,同比下降5.8%;焦炭出口金額為52.1億美元,同比增長142.3%。
9月份鐵礦石進口3920萬噸,較8月份增加180萬噸,比去年同月增長17.93%;1~9月份累計進口34611萬噸,同比增長22%;鐵礦石累計進口金額達到489億美元,同比增長116%。
4.焦炭產量減少導致出口量下降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預計,因需求下降,焦炭價格大幅下跌,焦化企業利潤水平將大幅下滑,今年中國焦炭的出口量將達到1200萬~1300萬噸,低于去年的1500萬噸。而在昨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焦炭及半焦炭出口數據,更是肯定了以上說法。數據顯示,中國焦炭及半焦炭1~9月份出口1105萬噸,較上年同期下降5.8%。
對此,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黃金干表示,自今年6月份全國焦炭產量達到104萬噸(歷史最高單月產量)后,整個焦炭市場開始逐月下滑,這點從7、8月份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來。同時,黃金干還預計,中國的焦炭增速期(2003年到2005年,年均20%以上)已經過去。從今年開始,中國的焦炭產量將不會增長。
聯合金屬網的王玲則表示,焦炭的價格還將繼續下降。其主要原因,還是全球經濟放緩,鋼材需求減少,直接影響鋼廠對冶金用焦炭的需求。另外,對于煉焦企業來說,由于煉焦煤的高成本支撐,焦炭市場仍將在高位運行,但利潤率將被壓縮。很多煉焦企業因為焦炭價格的影響,直接導致企業減產或者停產。總體說來,正是因為以上原因導致焦炭的出口量降低。
5.9月銷量逆市反彈 中國車市并非回暖
自4月以來,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連續下滑的局面總算在9月份得到扭轉,出現了大幅回升。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國內乘用車累計銷售548684輛,環比增長26.3%。同比增長2.3%。相比全球車市的一片慘淡,中國車市的9月份是回光返照,還是真正走出獨立行情?
銷量回升并非回暖
對比8月份的同比環比負增長,有專家認為,9月份的增長是過去兩個月短期積壓的消費能量集中釋放的結果。由于國民經濟和汽車市場的基本面并未發生變化,業內普遍對第四季度乘用車增長速度持謹慎態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經銷商告訴記者,由于汽車工業協會和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都是生產商的批發銷量,因此在終端銷售市場的實際銷量并不樂觀。
明年增幅將會放緩
中國乘聯會秘書長饒達也表示,9月份美國汽車市場月銷量低于100萬輛,市場萎縮超過20%。OPEC為了維持高油價宣布減產2%,汽車用戶只能減少用車次數、行駛里程和推遲或放棄買車,使全球汽車業進入萎縮期。當全球汽車行業增長放緩時,中國的汽車業同樣受到考驗。饒達認為,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還很熱,到明年上半年總體可能還是增長,國家促經濟增長和擴大內需的系列政策已開始陸續出臺,到明年下半年時會有明顯的效果,國內汽車市場明年負增長的可能性不大,但增幅會很小。
6.鋼價大跌 四川多家鋼企限產
席卷全國的鋼企“限產保價”潮正波及四川。昨日,記者從四川多家鋼企獲悉,在鋼材價格瘋狂下跌及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四川鋼企紛紛減產自保。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國內的基本鋼材品種的價格已觸及底線。
為應對價格走低帶來的損失,河北鋼鐵國慶后率先宣布限產20%后不幾天,日前又宣布在已限產的基礎上再限產10%~20%。此后,首鋼、濟鋼、安陽等鋼鐵大戶也紛紛跟進,限產幅度高達20%。“公司正在商討具體的限產方案,肯定會做一些調整”,四川德陽德勝鋼鐵公司一位高層說,若不限產,虧損不可避免。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攀成鋼、威遠鋼鐵等西南重要的鋼鐵企業也在限產行列之中。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鋼企限產保價的效果尚難預測,但后期鋼價的下跌空間有限。分析認為,因螺紋鋼等基本鋼材品種的價格,已基本接近成本底線,再下降的空間很小。而冷軋鋼,以及一些附加值較高的鋼材,仍會有較大的下跌空間。
二、宏觀經濟
1.中國經濟政策走向前瞻:“保增長”成主基調
宏觀調控政策正悄然向“保增長”方向轉變,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的“保持經濟穩定”即是明確信號。在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并大有可能向經濟危機轉化的情況下,中國轉向“保增長”有很強的現實需要,但也面臨不小挑戰。
政策轉向“保增長”
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正不斷惡化我國的外部經濟環境,我國經濟增長放緩趨勢越來越明顯。此前的“一保一控”宏觀調控政策逐步淡出,代之以“保增長”的調控目標順理成章。十七屆三中全會也對此作出了明確闡述:要采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分析師諸建芳表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中國政府的應對原則可概括為‘穩住內部,抵御外部’,這是積極防御的正確選擇。”盡管前一階段嚴厲的宏觀調控和嚴重通脹壓制了真實投資增長,也削弱了消費增長,但我國內需、投資和消費仍保持一定增長動力,宏觀政策已具備轉向空間。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室主任張曉晶也指出,宏觀調控基調自前期由“兩防”轉為“一保一控”,就表明政策面對通脹的擔憂減輕,開始更多關注經濟增長,“在當前通脹水平滑落至可控范圍內且短期內風險不大的情況下,政策面轉向‘保增長’無投鼠忌器之憂了。”
擴內需 穩投資
“保增長”依賴于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目前來看,美國金融危機引發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滑坡不可避免,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出口前景不容樂觀,明年出口環境有可能大幅惡化。因此,“保增長”的重任就更多落在了消費與投資兩駕馬車上,簡言之就是“擴內需、穩投資”。
從今年情況來看,消費整體保持平穩增長,預計全年增長水平會略高于去年。但為了保證經濟穩定增長,需要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這就需要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農村居民收入。近年來,農民收入增長相對落后,嚴重制約了消費能力的提高。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時,完善社會保障,也可以進一步增強居民消費意愿。
而且,消費與投資兩者關系密切,擴大消費會拉動投資,投資增加又會帶動消費。但目前我國私人投資下滑速度較快,張曉晶認為,“保增長”的核心是“穩投資”。“穩投資”需要“兩條腿走路”,不能僅依靠增加政府投資,而要加大私人投資,這就需要在財政稅收政策上給予支持,需要放松限制,打破國企壟斷,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利于私人企業發展。同時,在貨幣政策上應更靈活,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
農村改革添動力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新挑戰中,農村改革仍將發揮獨特作用。諸建芳表示,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和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將給我國經濟帶來深遠影響。
當前我國城鄉差異巨大,消除城鄉差異將給經濟增長提供巨大空間。特別是在此過程中實施的城市化進程,無論是提高全社會生產率、保持經濟長期增長,還是增加內需方面都會帶來巨大發展空間。
另外,要實現糧食安全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則意味著對農業投入將大大增加。三中全會還提出,將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及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這意味著財政用于農村的消費性支出也將大大增加,這些領域包括教育、醫療、生活保障以及農村基礎設施領域。
2.受需求減少拖累 BDI指數跌破2000點
反映全球經濟活躍程度的BDI指數(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在進入傳統的干散貨運輸市場旺季——第四季度后并沒有出現如期的上漲,相反卻呈迅猛下跌態勢,2008年10月13日,BDI指數收于1976點,跌破2000點整數關口。
國泰君安孫利萍認為,BID指數的持續大幅下跌,與干散貨運量的需求大幅減少有關。招商證券羅雄表示,“需求沒有了,運價自然就下來了。”因此,市場人士認為此輪BDI指數下跌,主要原因是來自干散貨運輸需求的減少,不僅即期市場干散貨需求減少,而且未來的干散貨運輸需求也并不被市場看好。
3.中國并購市場全面萎縮 并購案數量金額雙雙下降
昨天,投資市場信息咨詢機構ChinaVenture對外宣布,伴隨國際資本市場的大幅震蕩,2008年第三季度,中國并購市場總體規模明顯回落,并購案數量和并購金額同比均大幅下降。
統計顯示,三季度,中國并購市場共發生并購案114起,環比降低32.5%。其中,已披露并購金額的案例有91起,涉及并購金額為69.02億美元,環比降低55.4%;平均并購金額為7585萬美元,環比降低37.7%,為今年前三季度的最低水平。
三、企業動態
1.馬鋼股份三季度凈利潤逆勢增56%
面對下游需求下降、鋼材價格大幅回落的不利局面,馬鋼股份第三季度仍取得良好業績。該公司今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實現凈利潤7.87億元,同比增長56%。
不過,從單季度環比來看,由于馬鋼股份二季度盈利增長迅猛,基數較高,三季度凈利潤環比是下降的。馬鋼股份在三季報中預計,鋼材市場需求弱化還將維持一段時期。
值得關注的是,馬鋼股份董事會在審議三季報的同時,審議通過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總額不超過40億元中期票據的議案,并授權公司管理層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具體發行方案。
2.河北鋼鐵集團與達涅利公司結為戰略合作伙伴
日前,河北鋼鐵集團與意大利達涅利公司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項目建設、設備制造、備件供應和技術服務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
據了解,意大利達涅利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冶金設備制造商之一,截至目前,河北鋼鐵集團已引進了該公司煉鋼連鑄機等11套大型冶金生產設備,雙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
據悉,為充分發揮整合優勢,河北鋼鐵集團將在進口設備采購和備品備件的采購方面,減少采購環節,降低采購成本,直接與國外制造商或供貨商建立雙贏的合作伙伴關系,提高河北鋼鐵集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影響力。
3.本鋼新增280萬噸薄規格高強鋼工程通過國家環保驗收
10 月11 日,本鋼新增280 萬噸薄規格高強鋼精品板材工程竣工環保驗收審查會在本鋼召開。由國家環保部、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省環保局、省環境監測總站等業內專家10 人組成的評審組,在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維的陪同下,經過現場實地考察和對《本鋼新增280 萬噸薄規格高強鋼精品板材工程竣工環保驗收執行情況總結報告》的評估審核,一致通過了這一環保驗收項目。
該項目的通過核準對本鋼加速發展、實施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等都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本鋼節能減排結構調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最終通過國家環評驗收也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海外行情
1.安賽樂米塔爾擬將波蘭廠今年鋼產削減逾一成
綜合外電10月14日報道,安賽樂米塔爾集團(ArcelorMittal)發言人AndrzejKrzysztalowski10月14日表示,將波蘭工廠的產量年比削減10%至15%。
Krzysztalowski表示,盡管減產,安賽樂米塔爾集團波蘭工廠預計2008年將扭虧為盈。但他拒絕提供一個預測。
2.喀麥隆工業部簽發公告禁止出口廢鋼鐵
《喀麥隆論壇報》10月14日報道,喀麥隆政府工業、礦產與技術開發部7月19日簽署公告,今后禁止收集、運輸、儲存、加工及出口廢舊鋼鐵。
3.如KDB同意 浦項制鐵將單獨競購大宇造船
韓國浦項制鐵14日表示,如果韓國開發銀行同意,其將單獨競購大宇造船及海洋工程公司50.4%的股權。
如果KDB允許浦項制鐵單獨競購,浦項制鐵將與韓華集團(Hanwha Group)、現代重工(HyundaiHeavyIndustries)進行競爭,收購大宇造船50.4%的控制性股權,其中KDB持有31.3%,韓國資產管理公司(KoreaAssetManagement Corp.)持有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