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市場中的重要品種之一——焦煤即將在期貨市場上市。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焦煤期貨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只待審批,鄭州商品交易所準備的動力煤期貨立項申請獲得批復,動力煤合約草案已經披露。
“焦煤期貨推出在即,建議觀望市場反應,隨后再推動力煤。”業內人士對煤炭期貨上市充滿期待,看好期貨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所帶來的諸多利好。
不過,中國的配套政策并不完善,煤炭期貨作為一種金融產品,炒作資金進場加劇市場波動,或恐“中看不中用”。
2013年1月公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逐步培育和建立全國煤炭交易市場,開展煤炭期貨交易試點。
利好
從一年一度的煤炭訂貨會,到煤炭電子交易市場,再到建立與煤炭現貨市場相對應的煤炭期貨市場,中國煤炭市朝改革的步伐在加快。
“期貨為煤炭生產和消費企業提供一個很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在煤炭集團工作多年的汪陵(化名)說。
焦煤期貨上市后,煤炭企業和煉焦企業可以在一個生產周期開始之前,就根據期貨價格預期未來的供求狀況。
理論上,對于煤炭企業而言,通過賣出期貨合約,可鎖定未來計劃生產的一定量煤炭的銷售價格,將風險轉移給投資者;電力和煉焦企業通過買進煤炭期貨合約可為即將裝運的煤炭做預防價格上漲的套期保值,并且抵消季節性成本波動。
中商情報網行業研究員周陽表示,建設焦煤、動力煤期貨市場的初衷是,有效完善煤炭市場定價機制,真正做到市場說了算;同時有效地調節煤炭市場供需。
但在現實中,由于中國的相關配套措施不完善,焦煤期貨未必像國外成熟的市場一樣發揮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
交易所熱情高漲地推煤炭期貨上市是為了擴大服務范圍,提高交易量。但是,限于國內煤炭期貨交易的配套措施并不完善,國內煤炭期貨交易并不能像美國焦煤期貨那樣對現貨市場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
中投顧問煤炭行業研究員邱希哲指出,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操作風險也將增加。
擔憂
國內目前沒有真正意義的煤炭期貨市場,期貨交易的只有少量的焦炭期貨。即將上市的焦煤,將會與螺紋、焦炭構成一個上下游產業鏈。
2011年焦炭期貨上市,被視作我國建立煤炭期貨交易市場的先行軍,然而其交易一直都算不上活躍。去年在螺紋和出口關稅取消的帶動下,交易量才逐漸活躍。
“交割是期貨運營好壞的標準。”汪陵指出,煤炭運力不足,也可能導致期貨交易失敗。
銀河期貨鋼鐵事業部李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將焦炭上市初期的不活躍歸結為交割難,建議采用廠庫交割和倉庫交割并行的模式。“焦煤、動力煤的品質復雜,且不易保存,交割品的標準化有一定困難。因此,交割量受到限制,更多的可能就會是資金推動。”
在相關配套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煤炭期貨作為一種金融產品,資金炒作進場是一種必然。
大規模的投機行為進入煤炭期貨,將會破壞現貨市場的供需平衡,使得價格脫離現貨市場出現劇烈波動,進而影響現貨市場以及相關產業。
汪陵直言煤炭期貨有可能會落入“中看不中用”的尷尬境地。
他解釋說,中國煤炭業與電力業參與資本市場的意識都不強,加之現有國內期貨交易所缺少市撐召力,煤炭期貨市場的人氣和交易量難以旺盛起來。
建議
國際上,能源市場原油期貨交易已有近30年歷史,但煤炭期貨交易卻非常落后。美國、澳大利亞等重要的煤炭交易市場都是近十年才建立起來的。由于市撤境不同,國內照搬國際經驗會“水土不服”。
周陽認為,我國建設煤炭期貨市場,首先是應不斷開發煤炭下游產品的設計,形成煤炭需求交易的持續動力;其次是要建設完整性的煤炭開采、運輸、儲存、加工、分轉等所構成的產業鏈,完善產業鏈條的配套實施,尤其是煤炭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無縫銜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便利性;第三要創新煤炭交易期貨產品的設計,完善多種煤炭期貨的交易方式。
“焦炭期貨的交易細則、監管細則、企業參與方面的規則還有待進一步細化,保證金制度仍需嚴格落實。”邱希哲表示,嚴格的交易機制、完善的監管措施、符合市場需求的合約機規則將是保障煤炭期貨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基矗“企業應提前培養或招募專業的期貨交易人才,進而避免交易過程中出現低級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