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上周五,全國鋼材庫存指數繼續下降,全國綜合鋼材指數為164.86,比上周下降2.18%,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35%,鋼材庫存實現16周連續下降,并且低于去年同期社會庫存量。
今年以來,大家都感覺需求沒有實現預期般的大幅增長,關于需求萎靡的論調不絕于耳,從實際的統計結果來看,今年的鋼材需求一直保持平穩增長。據葛昕介紹,2012年鋼材社會庫存的最高點為1949萬噸,到6月底下降到1536萬噸,今年3月底鋼材庫存達到最高點2079萬噸,此后一直處于下降通道,6月底下降到1561萬噸,到目前為止,社會庫存已經低于去年同期,社會庫存下降速度明顯比去年有所增加。
從鋼廠粗鋼產量統計情況來看,2013年1-6月,全國粗鋼產量為3.8987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7.4%,粗鋼產量同比增長3300多萬噸,在粗鋼產量大幅增長的同時,鋼廠庫存并沒有出現大幅增長,僅比去年增長120多萬噸。葛昕表示,除去在途的和下游用戶手中沒有計入統計的鋼材,今年鋼材的整體需求還是實現了平穩地增長。
從鋼貿商反應的情況來看也側面印證這一點,北京冀玉明鋼鐵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占明在采訪中談到,“今年的銷量其實一直挺好,利潤確實較低,但銷量依然保持了穩定的增長。”首鋼新鋼聯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杰在前不久舉行的一次會議上也表示:“今年很多人只看到高產能,卻沒有看到高需求。其實今年的需求也很厲害。要不然那么多的產能哪里去了?還是被市場消化了。就現在的價位來看,目前市場不會有多大風險。”
目前更多貿易商都更加重視終端銷售,中間需求相對較小。因此,銷量的增長更能體現實際的需求增長。
建材庫存的下降或許更能體現社會的整體需求,截止到7月12日,全國社會建材庫存為786.75萬噸,比上周下降24.42萬噸,周降速為3.01%,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30%。在鋼材日產量居高不下的現狀下,社會庫存的下降恰好證明了需求并不像大家所說的那樣萎靡,而是保持著平穩地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