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隨著包鋼股份披露半年報,滬深兩市主板上市的33家鋼鐵企業半年報全部出爐,其中22家盈利,11家虧損,與2012年同期的“近九成上市鋼企虧損”相比,呈現出了明顯的扭虧態勢。
其中,*ST鞍鋼和*ST韶鋼雙雙扭虧成功。包括馬鋼、首鋼、華菱鋼鐵和安陽鋼鐵在內的多家去年巨虧的鋼企,上半年虧損額均大幅收窄。中報業績的“反轉”,讓長期處于嚴冬期的鋼鐵業看到了盈利的曙光。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在賬面盈利的背后,是企業通過各種財務手段調高利潤和利用營業外收入“補血”。
今年鋼企年中報一改去年“哀鴻平野”的氣象,呈現出回暖的跡象。由于大環境未見明顯改善,鋼企紛紛扭虧讓人不禁納悶。其實經過一番思慮,不難發現,在鋼企扭虧的背后,是固定資產折舊調整、剝離不良資產、大股東“輸血”、高額財政補貼在勉為支撐鋼企的表面風光。盈利難仍然是困擾鋼企的關鍵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