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在不久前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會議提出建立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并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此,業內人士紛紛表示,作為重污染的鋼鐵行業肯定會受到重大的影響,之前多次反映的降低礦產資源稅率也將會變得愈加困難起來。 鋼鐵行業是基礎產業,與宏觀經濟環境、國家政策導向緊密相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張長富認為,三中全會的決定中與鋼鐵行業相關的方面應引起業內人士的注意。 他指出,決定要求建立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而鋼鐵屬于資源消耗密集型行業,其生產排放對生態影響重大,是重污染行業,因此從趨勢來看,這將對鋼鐵行業及鋼鐵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首先,行業多次反映的礦產資源稅率降低,將更加困難。“我們稅賦超過20%,而國外只有4%-5%。”其次,鋼鐵行業的環保成本將日益增加。目前來看,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環保是不達標的。 張長富并表示,決定中要求到2020年以前,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提高到30%,而現在的比例是5%-10%。鋼鐵行業中國有企業占了半壁江山,而且很多鋼鐵國企生產困難、甚至虧損,所以提高上繳比例對大多數處于盈虧邊緣的國有鋼企帶來很大壓力。 此外,決定還提出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這將會對過熱的房地產業起到明顯的降溫作用。張長富稱,“鑒于房地產業是拉動鋼鐵長材的消費因素,如果房地產業有了波動甚至降溫,會減弱長材市場消費。” 不過,決定中所提出的健全國家安全體系,設立國安委將有望帶動鋼材需求。張長富認為,未來我國軍隊建設會出現變化,國防軍工產業中槍支彈炮的制造都需要鋼材,這對鋼材市場將產生巨大的需求,“這是個巨大的市場,鋼鐵行業的人要關注,并抓住機遇。” 對于2014年鋼鐵行業的發展前景,業內人士表示我們應該謹慎樂觀,畢竟影響鋼鐵行業發展的三個基本面并沒有發生改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現在還處在起步階段,并沒有產生太明顯的效果;而短期內,鋼材價格將繼續保持現狀,不會回升;鋼鐵原材料的價格只增不降,現在鋼企又將面臨環保成本和資金成本的壓力。 |
上一篇:鋼市患上“三低兩高”癥 鋼價短期難回暖
下一篇:歲末鋼價走勢預警:眼看年末 鋼市平淡無奇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