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享有“中國再生銅都”美譽的廣東省清遠市,再生金屬產業已有20多年的歷史,發展至今已經形成循環經濟產業,成為當地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然而,在今年的金融海嘯中,這一產業中傳統的商業運作模式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目前在企業、商會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正積極尋找突圍之路。
國際采購面臨風險,節前普遍未做期貨保值
近幾年來,清遠再生金屬產業獲得迅猛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進口的廢舊金屬數量不斷增加。目前有進口廢舊五金配額的國家環保定點企業22家。綜合利用規模企業超過150家,個體拆解戶超過2500家,約有8萬人從事該行業,2007年清遠再生銅產量為60萬噸,占全國再生銅總量的1/3。
“從國際采購廢舊五金、廢電線電纜、廢電機、廢雜銅到進口、拆解加工、廢銅和廢鋁回收和冶煉、電線電纜和銅鋁制品制造,應該說清遠再生金屬產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回收、拆解、分選、熔煉和深加工體系。”清遠市再生金屬行業商會(下稱“商會”)副秘書長楊舜介紹說。
“風險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前端,即國際進口環節,”楊舜指出。22家定點企業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然后分月分批進行采購,簽訂合約、發柜、到柜,整個過程至少需要60天。“一般企業會支付20%的定金,柜到香港才付清余款。這種定金交易實際上放大了企業的資金運用杠桿。”
然而,除了少數幾家大型企業外,其他企業都沒有做期貨保值。“主要是基于對價格漲跌的一種經驗判斷。2006、2007年基本金屬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尤其是連續兩年國慶節后開盤,國內漲幅都很大。于是,很多企業進口廢雜銅后都沒有做期貨保值。”中證期貨總經理嚴金明表示。據了解,當地企業在國際市場是按LME期貨價格上漲或下浮多少點來點價的,同時給予了一定的點價期(通常為一個月)。由于預期價格會上漲,很多企業在簽訂合同時很快就點價了。“成本鎖定了,但銷售價格沒有鎖定,因而形成了風險敞口。一旦價格下跌,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嚴金明說。
金融海嘯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
今年基本金屬期貨價格從頂峰開始暴跌,國際銅跌幅近六成,鋅跌幅超過七成,鋁、不銹鋼和鐵也下跌了近一半。庫存貶值給清遠再生金屬企業帶來了致命的一擊。據商會的不完全統計,清遠市整個再生金屬產業在本輪金融海嘯中損失超過30億,幾乎波及到整個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所有企業。據了解,截止到11月底,拆解回收環節的企業及個體戶,20%已經破產,50%損失超過市值的一半,30%損失在1/3市值左右;下游深加工企業則一半以上已經停產,另外一半也減產50%以上。
“金屬暴跌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巨大風險,企業一方面要處理前期的虧損,另一方面還要在流動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重新組織經營活動。金屬價格的重挫對實體經濟的打擊已經顯現出來,企業的現有庫存虧損巨大,大部分企業和個體戶停產停工,現貨交易幾乎停止,很多在價格暴跌中沒能及時防范的企業和個體戶面對現在的困境不知所措。整個再生金屬行業的打擊也是空前的。”幾乎天天都在與企業打交道的楊舜痛心地對記者表示。
突圍之路
隨著國慶節后大批貨柜陸續抵達香港,在損失遠遠超過20%的情況下,企業大面積地選擇了違約。
“違約并不是失信,因為在合同里備注有買方違約將自動放棄定金’這一條。但違約可能會導致長期穩定的供需關系斷裂,因此,當地大企業不斷邀請國外供貨商來清遠談判,商討共同承擔損失事宜。”楊舜指出。這一做法獲得了國外供貨商的認可。
“國慶節后,企業在國際市場鮮有采購,即使有也是現貨套利,即點價買多少噸銅,企業庫存就會馬上賣出等量的銅。”中證期貨金融期貨部楊琨向記者介紹。記者從一企業老板處獲悉,前期做過期貨保值或庫存不多的企業遭受的損失較小,有的在11月初通過購買到港的“違約貨”補倉。從后來的行情走勢看,這一行為反而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損失。
清遠再生金屬行業的整合正在進行,產業鏈上不同環節的企業出現了強強聯合。如進口企業與粗加工企業通過互換股份和交叉持股的形式完成了合并。
金屬市場是一個賣方市場,清遠市再生金屬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國外采購上,在國內市場上并不存在利益之爭,因此形成了小企業圍著大企業轉、小老板們跟著大老板做的“扎堆”現象。當金融海嘯襲來時,由該行業中較大的企業組成的商會從行業發展的角度做出了很多努力。如組建清遠市再生金屬工程研發中心;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開展產、學、研合作,建設“清遠市再生金屬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全面推進“三心一所”建設(即清遠再生金屬資訊中心,清遠再生金屬交易中心、清遠再生金屬分析檢測中心和清遠再生金屬產業研究所)。通過種種努力,為企業進一步提供產業資訊、行情研判、投資策略、產業法律法規與政策咨詢、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等方面的服務。此外,商會還向政府部門積極建議獻策,呼吁在稅收政策、資金和融資渠道上給予扶植。
期貨保值觀念深入人心
清遠的再生金屬企業對期貨并不陌生,有兩家期貨公司在當地設有營業部,大大小小的企業期貨保值會議在當地也召開過。不僅如此,很多企業也涉足過期貨。惋惜的是,真正做套保的企業不多,投機之風盛行。本輪金融海嘯給企業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管理課。
清遠金運再生資源公司是一家期貨保值一向做得比較好的公司,這次LME盤保值使得公司毫發未傷。其總經理郭光輝向記者介紹經驗時表示,公司在期貨保值操作上很靈活,一般在保證利潤的情況下感覺風險大時,就會通過期貨市場保值,但絕對不能做成投機。
為積極引導當地企業借助金融工具規避現貨市場經營風險,11月初商會與中證期貨共同建立了“中國再生銅都(清遠)中證銅材金融研究所”。
針對當地企業目前仍惜售繼續持有庫存的現狀,中證期貨研究部經理、高級研究員王曉黎指出,銅市中短期仍以弱勢振蕩為主,并且受制于經濟和需求的影響,金屬市場的恢復、產業鏈的供需平衡和恢復生產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企業的保值思路應是,在做好風險控制的前提下,逢階段反彈以賣出保值為主。她說,保值效果的好壞僅僅只取決于保值比例的多少,同時要盡量減少庫存周轉周期。
前兩年牛市行情,企業在國外買貨到港后就能賺錢,如今經歷過切膚之痛的清遠再生金屬企業老板們,期貨保值觀念已經深入心中。在他們辦公桌的電腦上,幾乎每個交易日都可以看到跳動著的上海期貨交易所行情,3點收市后就會很自然地被切換到LME行情。
清遠的企業對未來仍存有堅定的信念。他們說,金屬價格降低了,雖然總產值減少,但是購買成本相應也降低了,總產量不會減少甚至會增加。他們團結一致、堅定信心,將金融海嘯看成是一種行業洗牌和產業升級的轉機。一旦產業回暖,調整充分與準備好的企業就能馬上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 |
上一篇:鄂鋼順利完成08年廢鋼采購任務
下一篇:昆明將建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