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期間,山西省出臺了冶金等八大產業振興計劃,利用市場倒逼機制,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能,全面系統地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作為山西省最大的鋼鐵企業,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鋼)在應對金融危機、產業振興雙重目標下的做法是:一手抓產品創新,走高端市場;一手抓降耗挖潛,淘汰落后產能。
太鋼一直致力于高產品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效益產品的開發生產,大力開拓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場,瞄準鋼鐵行業國際前沿發展趨勢,聚焦重點行業,在以“特色產品”、“新品”滿足當前顧客需求的同時,大力開發“前瞻性產品”引導顧客,創造未來需求。盡管經濟下行期的鋼鐵業并購重組已到黃金時期,但太鋼集團董事長李曉波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企業來說,做強比做大更重要,在兼并重組上應審慎,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另一方面,太鋼提出降低60億元成本的目標。李曉波說:“當前,我們以價值管理為導向,圍繞品種優化、爐料優化、工藝優化的降低成本措施開始全方位深入實施。加上太鋼在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今年在減支增效方面一定會有新突破。”
據他介紹,目前,太鋼已建成干熄焦、煤調濕、脫硫脫氰、生活污水回收、中水深度處理等項目。開發轉爐煉鋼操作模型,煉鋼一次合格率提高2.4個百分點,全年可增加效益約240萬元;將干熄焦環境除塵粉(CDQ)配加到高爐噴吹所用的煤粉中,煉鐵廠僅此一項月創經濟效益90多萬元;將原料包裝箱內的廢棄塑料布、瓦楞紙板等全部回收利用,作為鋼液測氧探頭包裝的填充物使用,自動化公司制造作業區節約了5000元。太鋼不銹2009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減少34.07%。
據了解,太鋼下一步將繼續高起點實施節能減排、升級置換改造,積極推進干法除塵、余熱回收、污水處理回用等節能項目的建設投用,加快鋼渣尾渣、塵泥回收等重點工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