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外開放,中國銀行業吸收全球先進的經驗為我所用,實現了經營管理理念的更新,現代公司治理的確立,風險控制體系的完善,創新發展能力的增強和員工隊伍素質的提升。可以說,開放使中國的銀行業更加自信,開放的元素已經融入到中國金融業的血液中。”建行行長劉桂平5月30日在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
劉桂平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來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的金融供給和金融服務來支撐,這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更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意。
他認為,要以三個能力建設支撐金融高水平開放。
一是要增強服務國家建設能力。“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所積攢的綜合國力,是我們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的底氣。”劉桂平認為,金融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進一步強化金融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金融開放既要放眼全球,更要立足于做好自己的事。聚焦于經濟社會發展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金融業開放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是要增強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金融業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其經營管理水平以風險管理能力為邊界,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金融業面臨的風險更加復雜,防控風險的要求更高,要全面地提升主動管理風險的能力,不斷強化底線思維,增強合規意識,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三是要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要對標國際先進的金融機構,在同臺競爭中切實增強本領。“要以全球化的視野培養和吸引更多國際化的金融專業人才,要以寬廣的胸懷實現全球經濟金融的包容性增長,要以務實的態度,主動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完善,要以專業的水準在全球金融規則的重構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劉桂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