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一周內(5.10-5.14),國內鋼價上演集體暴跌一幕。
上周鋼材價格變化如下:上海區域鋼材價格連續下挫,單周價格暴跌230元/噸,截至5月14日報在4020元/噸;北京區域鋼材價格沖高回落,截至5月14日報在4470元/噸,報價較上周五大跌220元/噸;廣州區域鋼材價格大幅走低,單周價格下調120元/噸,截至5月14日報在4400元/噸。
現貨交易平臺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國內主要市場優質品二級螺紋鋼25mm平均價位在4337元/噸,較上周五下調220元/噸;6.5mm高線平均價位在4294元/噸,較上周五下調231元/噸。數據表明,國內鋼價較之4月中旬最高點已經跌去6%,且本周單周跌幅便達到了4.8%,部分市場甚至已經出現恐慌殺跌局面。
在下跌通道完全確立的背景之下,需求觀望氛圍也日益濃重,各地成交量紛紛降至谷底。據西本新干線現貨交易平臺披露的數據,上周鋼材現貨日均交易量較之前一周大幅下滑34%,具體表現為鋼鐵下游終端用戶采購節奏明顯放慢,而現貨交易平臺交易商之間的交易也驟然轉淡。而歷史經驗表明,5月本該是鋼材市場的消費旺季,需求萎靡至此實屬少見,這其中,宏觀政策的轉向以及炒作需求的消失應該說是主要原因所在。
上周影響國內建筑鋼材市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鋼廠降價幅度有所加大。源于成品鋼材價格不斷回落,國內各大鋼廠加快了調價步伐,西本監控數據顯示,本周5個工作日內國內主要鋼廠共有67批次下調出廠價格。不但寶鋼6月出廠價格繼續謹慎維穩,沙鋼本期出廠價格更是出現了極為罕見的降300元/噸補300元/噸盤面。
其二是國內原材料價格出現加速回落跡象。截至5月14日,上海地區20MnSi鋼坯價格為4200元/噸,較上周五下跌80元/噸;江蘇地區廢鋼價格為2780元/噸,較上周五下跌130元/噸;山西地區焦炭價格為1900元/噸,較上周五上調50元/噸。數據表明,受累于現貨鋼價的持續回落,原料市場成交情況也極為清淡,部分品種出現了加速下行跡象。
其三是全國建材庫存連續3周增倉。本期國內主要城市建筑鋼材總庫存為872.526萬噸,較上周增加11.712萬噸,周環比增幅為1.36%,目前全國庫存已經連續三周增倉,且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國內粗鋼產量5540.3萬噸,同比增長27%;日產粗鋼184.68萬噸,創歷史新高。換言之,前期被鐵礦石漲價炒作所掩蓋的產能和庫存矛盾,如今在鋼價下跌通道里,又開始集中體現。而本輪鋼價探底,或也將以鋼廠減產為終結。
目前有以下幾個方面因素將會影響未來行情走勢,值得關注:
其一、國內經濟顯現過熱跡象。4月我國宏觀經濟數據如期出爐,無論是創下17個月新高的CPI數據,還是已經持續14個月保持在50%以上的PMI指數,抑或是4月同比上漲12.8%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都說明經濟繼續在潛在增長率之上運行,2季度經濟面臨的風險仍然是過熱,所以后期政策繼續收緊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其二、4月新增信貸結構生變。在信貸從緊的局面下,我國4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依然達到7740億元,同比多增1822億元,超出此前市場5000億-7000億元的預期。值得注意的是,從4月份數據來看,信貸結構悄然生變:中長期貸款占比下降,房地產貸款增速更是出現明顯回落,而票據融資則出現了從2009年7月以來的首次正增長。類似跡象或也表明央行的目標開始發生變化,信貸控制已經不再是首要任務,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以及管理通脹預期才是下一階段的重點目標。
其三、鐵礦石3季度定價爭議頗大。由于今年鐵礦石季度定價已成現實,而根據必和必拓及力拓提供的計算方法,3-5月鐵礦石三季度現貨價格將成為重要參考依據,這也意味著新季度鐵礦石價格可能達158美元/噸,這無疑將再度加大鋼廠成本。但目前的現實問題是,國內鋼價已經全面下挫,而國際鋼價也出現上行無力跡象,全球鋼價的弱勢走低與意欲提價的鐵礦石成本形成鮮明反差,到底局面如何演變,目前依然難下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