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日,并沒有給鋼材市場帶來任何暖意,反而隨著建筑旺季的到來,市場“跌跌不休”。在這種紛繁變化中,業內猜疑紛紛。鋼市的旺季不旺,連連下跌,是否有幕后黑手在推波助瀾?一時間,市場人心更亂,前景更加迷茫——
市場行情如密碼
“今年的行情太令人不可琢磨了”。從今年4月中旬以后,鋼材價格就今天30元、明天50元地往下掉,一直到現在,“像是有什么人在背后操作,若是心臟不好,我們早就撐不住了。”
在遼寧沈陽一家鋼材市場上,經銷商老趙對記者大倒苦水。“建筑旺季到來,市場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貿易商心態悲涼。下游建筑工地多持觀望態度,采購不積極,多數地區現貨價格繼續下跌。”
鋼材市場現狀與當下的天氣形成鮮明的對比。
老趙對記者娓娓道來:去年年底,老趙聽同行說,年后鋼價會有個好價錢,就進了些貨,沒想到,貨沒出完,行情就跌了。“這一把,我們就賠了三百多萬。”
開了春,礦石行情一再推高,業內又在猜測著行情,認為成本上升了,價格還得上來,為了挽回損失,老趙又囤了一批貨,但沒等正式簽訂供貨協議,價格就又掉下來了。
現在,老趙對于進不進貨處于兩難,不進貨,市場上的客戶難以保住,進貨吧,又怕價格再跌再被套住。“我們總是跟不上節奏,對于價格的判斷總是慢了半拍,行情也像是中了邪,總是趕不對付,是不是有莊家在控制著,我們摸不準。”
價格由幾天前的暴漲,瞬間就止漲下跌,甚至是非理性的暴跌,一天跌三四次,跌幅一二百。“這種日子不是經歷過歷練的鋼貿商誰能受得了?”“我們是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市場上,流通商陷入恐懼和迷茫中。
進入5月下旬以來,除冷軋外的各種鋼材品種毛利均進入了負值區域,其中螺紋鋼的虧損水平已經超過了每噸200元。“螺紋鋼產量比例較高的鋼廠已經出現了虧損。”一流通商對記者說。
“行情太無常了,跟著專家走賠錢,跟著同行走也賠錢,簡直是找不著方向了,是不是背后有莊家在操縱吧。”鋼貿商老張一直在試圖破譯其中的密碼,供求論、成本論、資金論,但是這些仍難以預測行情。
鋼價的大漲大跌很難預計和解釋,“莊家說”開始在業內流傳。一些鋼貿商認為“市場上有莊家”,是莊家在操縱鋼價。老張也覺得市場操縱在某些人手里。
行情依舊膠著
眼下半年時間已過,后期鋼材市場行情又將如何演繹?“總體來看,今年后半年,市場行情應該是處于震蕩的態勢,而且又要恢復到2009年3~6月份那個時期,那么這種情況會是一種膠著狀態。”長期從事鋼材市場調研的業內人士如是說。
市場價格低迷下,鋼鐵生產企業和鋼材流通商日子都很不好過,尤其是鋼鐵生產企業,“按目前成本計算,市場價格和出廠價格倒掛,一噸虧損在二百元左右。”河北敬業集團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如果這種嚴重倒掛現象繼續發展下去,那么工廠就會嚴重虧損,這種虧損,就會打壓產量。企業必然回歸于市場,屈從于市場,“寶鋼的降價就是一種屈從市場、貼近市場的反映。”河北鋼鐵集團石鋼公司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這位工作人員繼而分析認為,生產企業打壓產量,對主要的鋼鐵上一層的產品壓力也較大,比如說礦產、焦炭、煤炭、硅錳合金,主要原材料都會受到打壓,打壓上游那些原材料,也會降價。“這是一種來回的拉鋸戰,在這種膠著狀態下,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外礦的進口商都會賠錢。”“鋼鐵形勢總體來說仍處于下滑態勢。”與上述持震蕩觀點不同,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負責人對記者分析,在第一季度1~4月份整體鋼鐵形勢是上升增長,從國際上國內上都是,價格都上去了。但就目前來說,從4月底,5月初開始,國際上鋼鐵價格就在下滑,“上升到頂點以后,就處于下滑趨勢。”這種趨勢會一直延續到今年年底。至于跌到什么程度也難預料。這位人士分析。“2010年后半年的總體形勢應該是低位徘徊震蕩,市場就怕這一點。”河北省一家鋼材市場上的流通商對記者分析,生產企業不能再一直釋放產能,還有,房地產市場低迷,對鋼材市場也形成壓力;出口退稅政策實施,資源回流到國內市場,對于價格又是一個打壓,所以說,后半年,企業和流通商都將處于一種煎熬的狀態。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在鋼價連續下跌一個月后我國鋼鐵產量終于開始下跌,5月國內日均產量減少2萬噸至180.5萬噸。目前,主要是華北一些小鋼廠在減產限產,大型鋼廠限產意愿尚不強烈,他們主要是通過安排檢修的方式來度過這段時期。“盡管目前鋼價下跌嚴重,逼近甚至超過成本線,但設備停下來的損失可能更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鋼廠人士對記者說。
市場迷惑不解
市場低迷,傳言益盛。傳言背后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鋼價越來越偏離正常軌道的背景下,似乎背后真有莊家在操縱。長期以來,我國鋼鐵貿易商魚龍混雜,有些人投機嚴重,助長了這種氣氛。業內人士切中要害地說,鋼價上漲時,紛紛囤積居奇,哄抬價格;鋼價下跌時,又紛紛降價,打價格戰。助長了殺跌之風,畸形引導了市場。不但如此,由于準入門檻低,企業人員參差不齊,行業里行規行約欠缺,自我約束機制差。
不僅如此,鋼廠在價格上揚時囤庫捂盤,價格下跌時又強壓強賣,流通商無不心生怒怨,價格一有風吹草動便各自只顧各自利益,不為產業鏈的上下游分擔任何風險。
為什么鋼市價格會頻頻出現如此大幅度的波動?為此,市場一時陷入迷惑不解。“這也是我們一直琢磨不透的事情”,上海亙興物資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升日前告訴本報記者,或許是供需關系,抑或是市場真有金融炒家。
有著不同觀點的西安鋼材市場一位未具名流通商認為,“目前的市場價格極可能是受到股市、房地產、期貨、鋼廠、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那么,鋼價一度低迷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或許正如業內所述,是該尋找幕后原因的時候了。
廠商斗法?
近段時間以來,鋼廠和貿易商的日子都不好過,在不斷博弈中維護著各自的利益。
吳井泉認為,此次鋼價陷入低迷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鋼廠繼續大幅生產,并轉嫁給流通商,以致市場庫存進一步擠壓,價格難以反彈;另一方面,備受沖擊的鋼鐵流通商為爭得最后一線希望,贏得更多的鋼廠補差來彌補鋼價下跌帶來的巨幅虧損,借機也開始順勢而為。
在這個微利生存的時代,“鋼廠和貿易商甚至可以為每噸鋼材10元的漲跌幅度打破頭”,李彥這樣描述。
截至6月24日,HRB335鋼筋報價繼續維持在 3860元 /噸;優質品螺紋鋼椎18~25mm規格售價報在3860元/噸;三級螺紋鋼 椎16~25mm規格保持在3950~4020元/噸。尤其近半月來,多家鋼鐵貿易企業網站掛出了螺紋鋼3750元/噸的報價。但當本報記者致電過去得到最多的答復竟是,“現在我們這里不出貨”或者“目前公司沒貨源”等。
“這是鋼貿企業玩的一種小伎倆”,一位未具名鋼廠銷售代表告訴本報記者說,其實他們就是在“砸行情”。
而對此有著不同觀點的上海躍琪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岑健感嘆道,主要還是鋼廠“鋼老大”地位的緣故。鋼廠從來都是利潤源頭的實質控制方,從鋼廠出廠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對比來看,出廠價格基本上都是100%高于市場價格,“鋼價倒掛”現象已超出了所有人能夠想像的范圍。
顯然,引發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仍是“長期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不合理廠商關系”。
首席分析師表示,按照此前市場運行的一貫邏輯,鋼廠與流通代理商簽訂代理協議后,可以任意修改與代理商之間的合作協議,可以增加其代理量、也可以削減其代理量及任意上調其結算價格,如此使得鋼鐵生產企業養成了“并不在意原材料成本有多高、市場價格有多差的習慣”,因為成本總是能夠轉嫁出去。
當然,上述做法也同樣造成了國內鋼廠在生產計劃上的盲目生產。上海市工商聯鋼貿商會戰略與管理工作委員會主任任慶平日前告訴本報記者,“國內鋼鐵產能上演無序增長將成為當前的直接表現”。
誰是“內鬼”?或許這一廠商關系才是背后真正的隱患。
關于多年來的廠商關系,業內也不停刮起認同“風聲”。
“目前廠商關系還算穩固,起碼相對比較穩定”,上海亙興物質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升在接受現代物流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出于各種考慮,鋼廠補差也算及時。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種代理關系也符合當前我國的特殊國情。
不過,他強調,“這種傳統的廠商關系,定然會給市場帶來價格倒掛,這是一件很無奈的事,希望相關部門盡快探索并創新這一模式。”未來鋼鐵業發展定將是“渠道為王”的時代,鋼廠就是做好品種研發及生產工作,大型貿易商演繹著流通角色,這一點,我們亦可從日韓等國的傭金式代理制中尋得可取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