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多月來,鋼材市場價格一直震蕩下跌,螺紋鋼、線材等建筑鋼材市場價格已經跌到一些鋼廠的生產成本邊緣,而近來似乎仍無止跌企穩的跡象。那么,時下的鋼價是否跌至底部,還有多大下跌空間,何時止跌企穩,等等,這是經營者所關注的熱點。
據滬上一些鋼貿商和業內人士的市場調研,自今年5月份之后,鋼材市場開始震蕩,價格逐漸回落,到了6月中下旬,跌勢加劇,螺紋鋼、熱軋板卷等主要鋼材品種的市場價格整體下挫。國內一些主要城市的?20mmⅡ螺紋鋼(HRB335市場平均成交價跌至3900元/噸,4000元/噸關口失守,較4月中旬下跌685元/噸,5.75mm熱軋板卷市場成交價為4085元/噸,下跌650元/噸左右,在上海市場的熱卷價格跌到3950元/噸。
當前,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幾乎進入了生產成本的底線,有的已經跌破成本的底線,鋼廠普遍陷入虧損。然而,時下的鋼價仍沒有止跌的跡象,這是為什么?
鋼貿商認為,兩個多月來,鋼材市場價格始終處于震蕩下行的通道,進入7月份后,螺紋鋼、線材等建筑鋼材市場價格仍然陰跌不息,上海地區的Ⅱ級螺紋鋼(?16mm-?18mm價格已經跌3700元/噸以下,7月9日(周末為3630元/噸,而在6月中下旬,上海地區鋼的坯價格則3800元/噸,且較前期已經下跌了100元/噸以上,即便如此,前期的鋼坯價格3800元/噸左右,而現貨市場的螺紋鋼價格3700元/噸,形成“倒掛”。那么,對于這些購坯軋材的鋼廠來說,確實沒有什么盈利空間,有的已經虧損。
既然鋼材價格跌至生產成本底線,那么為什么一些鋼廠只是下調出廠價格,而不是積極減產、限產呢?有的鋼貿商這樣說:“這個市場管得好么(才見鬼了,去看看下面,了解一下吧,負公差大到百分之三十的(螺紋鋼賣3000元一噸的貨都在橫行,你們看行不行?”就是說,個別中小型鋼廠靠負公差超標來盈利。因此,這些鋼廠減產的積極性不高,這是導致鋼廠寧可“降價救市”,不愿“減產保價”,市場價格持續下跌,跌至生產成本底線,還在繼續震蕩下行。
“根據目前的市場運行態勢和供需情況,價格還得往下走,還沒有完全見底。”一些鋼材貿易商談到,最終決定價格的是供需,現在的供給沒有減少,庫存有增無減,而下游終端需求卻在萎縮,遲遲不見明顯釋放,何況時下又是建筑鋼材市場的淡季;加上梅雨季節,南方大部分地區又遇到洪澇水災,建設工程施工帶來較大影響。需求的不足,供給的增多,庫存消化緩慢,一直居高不下。據對2010年以來國內主要市場建筑鋼材庫存的跟蹤,上半年國內螺紋鋼庫存從不足500萬噸增至最高750萬噸左右,線材庫存從100余萬噸猛增至最高250萬噸。在這種供需失衡,供大于求的狀況下,鋼材價格必然下跌,即便跌到生產成本線,還可能繼續跌,所謂“跌不言底”,這就是市場經濟的規律。價格的漲跌,由市場決定,跌至生產成本線,迫使鋼廠減產、限產,將產量降下來,緩解供需矛盾,這樣,才能使鋼材價格止跌企穩,回歸到合理的價位。
那么,后期的鋼材市場價格還有多大的下跌空間?何時止跌企穩?對此,一些鋼貿商及業內人士認為,價格的下跌空間有限,何時止跌企穩,要看鋼廠的減產效果如何。從目前鋼廠減產、限產情況來看,比前期加大了力度。最近一段時間,計劃檢修的鋼廠明顯增多,檢修的生產線涉及螺紋鋼、熱軋板卷、中厚板等各個品種。而且隨著市場價格的持續下跌,檢修已經從生產線擴大至高爐。6月份,一批鋼廠的高爐都開始停產檢修。中鋼協數據顯示,6月中旬,77家鋼協會員企業日均粗鋼產量為144.93萬噸/天,較4月份減少3.23萬噸/天。
資料亦顯示,盡管5月我國粗鋼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但日均環比下降了1.95%,說明鋼價回落對鋼廠產能釋放客觀上已經造成了一定影響。不過,信息總監盛志誠提醒:“近期檢修減產仍以中小民營鋼廠居多,大型鋼廠檢修減產情況尚不多見,說明就減產與否大鋼廠之間還存在很強的博弈,未來鋼鐵產能回落空間將相對有限。”
然而,一些經營者認為,由于產能過剩,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會得到根本改觀;三季度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漲已成定局,鋼材生產成本進一步增加,鋼廠不可能大幅下調出廠價格,因此后期市場價格受成本的支撐,很難再度下跌,但也很難反彈,即便觸底,其反彈高度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