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從七月中下旬開始。國內鋼價持續反彈。在短短半個多月時間內。反彈幅度基本都在10%-15%。鋼價的短期底部基本探明,這次鋼價反彈一方面是由于在近三個月的持續下跌后,鋼價本身的技術性反彈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近期政策面已經進入觀察期,再次密集出臺調控措施的可能性減小,而且宏觀當局的政策調控重點已經明顯從“調結構”轉向“保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鋼價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也是在情理之中,但目前鋼價反彈已經在一個敏感的時間點上。一方面,八月份是傳統的鋼材消費淡季,下游消費畢竟有限,另一方面,國際經濟形勢的冷暖交會也給鋼價反彈增加了不少變數,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把握八月鋼價走勢非常關鍵,下面筆者根據目前所掌握的信息為大家做些簡單的分析,期望能為大家把握八月的鋼價走勢有所幫助。
調結構vs保增長
由于去年實施的四萬億投資計劃,使得天量貨幣進入流通,帶來了一系列副作用,尤以房地產行業為甚,從增長動力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由消費、投資與凈出口這三駕馬車來驅動。中國經濟在增長動力方面的結構性問題集中表現為:消費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顯著偏低,GDP增長嚴重依賴于投資與凈出口。歸根結底,中國在增長動力方面嚴重依賴于投資。一旦投資形成的過剩產能不能被國內消費需求所消化,就必然通過出口的方式來吸收。因此,中國經濟對凈出口的依賴實際上派生于中國經濟對投資的依賴。
目前,中國國內投資占GDP的比率已經接近50%,且每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如果這一現象長期持續下去,未來中國投資率可能高達100%!這種荒謬的結局意味著高投資率最終難以持續下去。可以設想,如果全球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造成外需永久性下降,同時由于收入分配改革滯后造成國內消費需求增長疲弱,那么高投資率必然形成持續的過剩產能。不能為國內外最終需求消化的過剩產能,最終將導致企業利潤率下滑、銀行不良貸款上升以及持續的通貨緊縮壓力。
所以,從四月份開始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側出發點都在于“調結構”,如房地產調控,出口退稅調整,匯率改革等,短期內密集出臺大量調控政策,不可避免嚴重影響市場心態,而且各類調控政策之間還有疊加效應,對于鋼鐵行業,幾乎所有調控政策都對其有影響,多項調控政策的疊加直接導致鋼價的下行。
對已經密集出臺的各項政策,政府已經充分考慮其相互交叉的影響,防止負面作用擴大化。政府可能正在評估現有政策的效果,而不急于采取下一步行動。胡主席和溫總理近期在不同場合發表的“慎言退出”和“謹防疊加效應”等政策吹風已經從側面證明政策調控的重點已經開始轉向“保增長”,特別是在歐洲債務危機發生之后,國際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加劇,國內的政策調控當局必須防止政策負面因素的疊加效應,所以,近期宏觀政策調控進入觀察期,如出現經濟下滑的跡象,不排除“二次刺激”。
由于去年的經濟整體運行是前高后低之勢,從目前看,由于同比參照的緣故,今年的經濟運行包括數據比較肯定是前高后低,一旦從重要統計數據如CPI,PMI等上得到國內經濟運行放緩的證明,政策調控必然開始放松。
通脹預期vs需求下降
上半年,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CPI同比上漲2.6%,處于溫和上升區間,是在宏觀調控預期的范圍內。但是從近期的基本面來看,通脹的預期的確強烈。一是因為6月份的氣候異常,使得農產品價格節節盤升,尤其是直接關系到居民生活水平的相關產品,如此就使得7月份的CPI數據可能會高于預期。 二是通脹預期的延續壓力也仍然存在。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全球氣候的異常將使得全球農產品進入到新一輪的升勢中,比如說俄羅斯近期的持續高溫所帶來的森林大火,對俄羅斯的農業種植帶來了極大的災害,這就使得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動能將進一步強硬,從而打開了我國農產品價格的漲升空間預期。另一方面則由于近年來的氣候也顯示出極端氣候已頻頻發生,這必然會影響到熱錢對農產品價格漲升的預期,這必然會對我國短期CPI數據形成一定的推動力。
從CPI同比增速趨勢看,5月增幅為3.1%,6月增幅為2.9%,均圍繞3%紅線徘徊。按目前各類價格走勢看,7月CPI或再次突破紅線,08年的通脹預期主要是由于油價上漲帶動農產品價格上漲,而今年的通脹預期主要是由于全球氣候異常導致農產品減產導致的,從這個角度分析,這次的通脹預期似乎具備更強的漲升理由。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國際糧食價格的上漲必然會通過各種路徑傳輸到我國,進而推動著我國糧食價格的上漲,再傳導到工業品的價格走勢上。
8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了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2%,比6月回落0.9個百分點,創2009年3月以來17個月的新低。幾乎同一時間,匯豐公布的7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49.4,低于50.0分界線。連續第三個月下降的PMI,再次肯定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態勢。
這兩個數據也從側面證實目前鋼材下游需求卻實在下降,而且短期內大幅回升的反彈的可能不大,加之三季度都是鋼材需求的淡季。實際上,不單單是PMI,近期無論是從GDP數據還是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以及工業增長、外貿出口數據來看,國內經濟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已明顯反彈,而今年第一季度至今,一直處于回落狀態。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短期的通脹預期還將加強,下游需求還將處在下降通道內,很難排除鋼價出現先漲后跌的走勢,短期內,通脹預期配合技術性反彈,加之資金面的適度寬松,還有部分上漲的空間,但如果一旦成交量不能放大,鋼材下游需求不能配合價格的上漲,強烈的獲利了結沖動將導致鋼價再次下滑。
八月鋼價走勢大預測
通過以上兩方面的重點分析,八月的鋼價上漲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八月內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主要原因: 1)大鋼廠對推升鋼價態度曖昧,一方面前期主要停產的主力是中小鋼廠,由于其對原料議價能力不及大鋼廠,而且小鋼廠成本觀念強,生產流程調整比大鋼廠方便,但是大鋼廠對鋼價上漲的態度比較曖昧,主要從其對出廠價格的調整留有余地,想漲怕跌的心態表露無疑。
2)靠炒作無需求的價格上漲不會長久。從目前看,短期內拉升價格的都是靠貿易商之間相互倒貨和鋼廠持續漲價的預期。一旦到八月底,市場需求不能跟上,前期的獲利資源必然會選擇獲利了結,直接打壓鋼材市場價格上行。
3)短期內政策面目前處于弱平衡,而從國內經濟的現實情況看,通脹和通縮其實是并存的,“保增長”和“調結構”相互糾纏,一旦經濟再次過熱,強力調控還將推出,政策面的調控風險始終存在,不可不防。 |
上一篇:8月10日國內廢鋁市場行情
下一篇:八月份美國廢鋼價格上漲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