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廢鋼市場波動較大,價格變化軌跡基本和鋼材市場價格走勢相同。元月和2月份由于正值春節,市場需求不旺盛,市場價格變化不大,3月份廢鋼開始上漲,4月中旬達到上半年的最高值,5月隨著國際鐵礦石協議談判結果確定、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歐元區債務危機再度告急引發“二次探底”擔憂、國家取消部分鋼材出口退稅等因素影響,鋼材價格一路向下快速滑落,廢鋼市場價格也從4月中旬最高的每噸3100元 跌至7月的每噸2900元。廢鋼價格的波動給廢鋼企業在成本、利潤控制等各方面均帶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是繼續囤貨還是盡快清空庫存、是趁低收貨還是等價格繼續下探再行采購,廢鋼供需雙方都無法作出明確的判斷和動作。
大家知道,廢鋼價格的起起落落是市場的正常狀態,那么如何在價格波動的情況下鎖定企業的成本和利潤呢?鋼材可以通過上海期貨交易所的螺紋鋼和線材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那廢鋼企業有這樣的避險工具嗎?答案是肯定的,作為中國首個廢鋼大宗電子交易市場,中國東盟商品交易所既可以進行現貨的交易,也為廣大廢鋼企業提供了這樣一個避險的操作平臺。
如果把4月份到7月下旬看作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廢鋼價格于高點一路下跌,鋼廠消極采購,市場成交清淡,許多廢鋼貿易企業因此面臨虧損。我們知道廢鋼電子盤反應靈敏、迅速,且價格走勢與現貨價格走勢基本保持一致,這就為廢鋼貿易企業在4月到7月這個下跌階段做到提前鎖定預期利潤,避免面對價格下跌割肉拋貨或盲目待漲等消極做法提供了操作工具。
操作舉例一: 4月份廢鋼價格在3200點,手里有貨的廢鋼貿易商,根據市場判斷擔心價格下跌造成跌價損失,以往總是被動的接受價格的下跌。現在可以利用廢鋼電子盤,同樣在4月份選擇在NCCE廢鋼1007合約(2010年7月份交割的三個月期限合約),價位在3300點提前開倉賣出200張(1張5噸即1000噸)。后市價格下跌,現貨虧損,電子盤盈利。通過這種兩個市場盈虧相互對沖的做法,能提前鎖定商家的預期利潤,規避價格下跌帶來的虧損風險。 現貨市場 廢鋼電子交易市場 4月份 廢鋼價格3200元/噸 賣出200張(1張5噸即1000噸)7月份廢鋼合約(賣出開倉):價格為3300元/噸 7月份 賣出1000噸廢鋼:價格為2850元/噸 買入200張7月份廢鋼合約買入平倉):價格為2950元/噸 套利結果 現貨虧損350元/噸 盤面盈利350元/噸 最終結果 凈獲利1000*350-1000*350=0元
7月份到8月上旬為廢鋼價格上漲階段。這個階段,如果要訂立一筆大的銷售合同(將來交貨),由于擔心未來價格上漲導致采購成本上升,在廢鋼電子市場采用買入套保的方式進行風險規避。 操作舉例二:7月廢鋼價格處于低點,需要采購廢鋼的企業比如鋼廠,現貨市場已有漲勢,以往總是隨行就市,很難提前控制廢鋼的采購成本。現在可以利用廢鋼電子盤,同樣在7月份提前在2950點開倉買入廢鋼1010合約200張(2010年10月份交割的合約1000噸)。到8月上旬,價格上漲,現貨方面廢鋼采購成本上升部分通過市場合約的盈利對沖得到彌補。 例二列表說明: 現貨市場 廢鋼電子交易市場 7月份 廢鋼價格2800元/噸 買入200張(1張5噸即1000噸)10月份廢鋼合約(買入開倉):盤面價格為2950元/噸 8月份 買進1000噸廢鋼:價格為3000元/噸 賣出200張10月份廢鋼合約賣出平倉):價格為3150元/噸 套利結果 成本增加200元/噸 盤面盈利200元/噸 最終結果 凈獲利1000*200-1000*200= 0元
從以上舉例可以看出,對于用廢企業來說,利用套期保值操作來規避廢鋼現貨價格大幅波動甚至單邊市帶來的風險是十分可行的。電子交易市場、現貨能夠實現補償的原因是因為同種商品的現貨價格和電子交易市場價格“同漲同跌”,方向一致,幅度相當。這是長期觀察的結果(實證經驗)。 就其定義來說,套期保值是指把廢鋼電子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電子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準備以后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這也是廢鋼電子交易市場存在的價值體現之一。 強調一點,套保操作本質是鎖定企業經營成本,不僅沒有增加企業經營風險,而且還規避了現貨價格波動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的風險,有利于提高自身競爭力,立于行業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