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越來越悲觀的投資形勢下,有一部分企業因為保障房概念表現得相對堅挺。
去年11月,北京最大的保障房承建商之一——北京城建宣布從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獲得 7 億元低成本貸款,貸款利率僅 7.53%。由于參與了北京大量保障房和舊改項目,市場預測其持續獲得相關保障房建設融資的可能性很大。
此后兩個月,盡管大多數股票在歲末年初經歷了近乎慘烈的大幅下挫,但北京城建漲多跌少,最終基本持平。此外,中國建筑等可能承攬大量保障房建設工程的國資企業同樣受到機構熱捧。天量保障房支持資金最可能優先進入這些國有企業,是資本市場對其看好的重要原因。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此前表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銀行業對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戶區改造的三類保障性工程貸款余額達到2672億,比去年初新增951億元,遠遠高于商業房地產貸款的增長速度。
在房地產市場現金為王的今天,資本市場追捧拿到保障房貸款的企業,無疑是一種短視的樂觀,卻不無依據,畢竟,拿到錢的企業會比拿不到錢的企業更有能力安然渡過這個冬天。也正因為此,除了萬科、保利等大型房企積極參與保障房建設外,甚至連綠城中國這樣的高端物業發展商也于近期提出,有可能涉足保障房開發。
而對于執政者來說,需要警惕的是,保障房支持資金能否全部應用于保障房建設,仍有待監督。根據上證報的調查,此前,一些保障房建設單位即便拿到錢,也有可能投入到非保障房領域。保障房建設進度相比商品房開發速度仍然較慢。
相比之下,我們更應該關注真正從保障房開發進程獲益的產業鏈上下游。比如對于上市公司巢東股份來說,其生產的水泥產品多數內銷在安徽本省。安徽省保障房項目的建設進度對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關系重大。只要保障房實際投資到位,開工建設順利,對企業的拉動效果才能真正顯現出來。
“從1998年開始,房子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內需商品,商品房市場對支撐中國經濟起到的作用無需再議。無論現在怎樣調整,這種消費觀念和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支柱性產業去房地產化是一個目標,但毫無疑問,房子這個消費品對今天的中國市場仍舉足輕重。如果商品房投資短期內不能放松,那保障房就一定要跟進!敝薪鸸疽晃桓邔颖硎尽
而近期官方表態稱地方政府可以收購商品房以充實保障房市場,業內解讀其可以起到“抑制房價”、“兌現保障房任務量”、“避免商品房爛尾”的三重功效。但唯一需要警惕的是,收購現有物業無疑將拉低保障房實際開工量。
“我們的預測是,因為短期內通脹壓力明顯緩解,2012年貨幣政策從操作上將回歸中性。上半年下調準備金率仍將繼續,并由此釋放更多流動性。流動性只要增加,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一定會部分流入房地產市場,包括商品房和保障房。這些資金希望能夠對拉動樓市投資有益!币患曳科筘撠熑朔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