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過去了,低迷的鋼鐵業在推倒鋼貿商后,又把第二波風險傳導到一些民營鋼廠和為這些鋼廠“托盤”的大央企、地方國企。
10月1日,皖江物流公告淮礦物流申請破產重整,“物流公司的債權債務將從上市公司剝離,上市公司對物流公司出資成本及應收款項等損失約29億。”11月18日,皖江物流公告,公司表示正與控股股東淮南礦業加緊推進重大資產重整計劃。而肇因便是皖江物流全資子公司淮礦物流風險事件。
一個重金打造的物流平臺就這樣隕落了。皖江物流董秘牛占奎分析原因時說,淮礦物流資金鏈斷裂,是鋼鐵行業系統風險引起的。
鋼鐵行業的頹靡之風已經刮到了其下游的物流行業,從此前的中鋼,山鋼到近期的海鑫......隨著時間的推移,恐怕與之相關的企業將無一幸免,此類悲劇或將不斷上演。
隨著行業規模收縮,鋼貿商、鋼廠、倉儲物流,甚至新興的鋼鐵電商平臺,都將會出現大規模的收購兼并,不過轉型的過程本來就是痛苦的,隨著不斷的淘汰與整合,整個行業將在此過程中完成自身的蛻變,從而獲得后期良性持久的發展。
廢鋼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