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晚,美國鋼鐵產業對我國出口的油井管發起了反傾銷、反補貼訴訟申請。如果立案成功,這將是美國自2006年以來對中國發起的第14起雙反調查。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中國鋼鐵行業正遭遇著一輪強勢的貿易保護。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昨日晚間,美國國際貿易委會(ITC)已經對涉案企業發放了問卷,進行損害調查。20天后,美國商務部將立案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如果ITC調查認定美國產業造成損害,并且損害與傾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將根據美國商務部調查的傾銷和補貼幅度,對中國出口企業征收反補貼和反傾銷稅率。
“中國早已經預警到了美國將對我國油井管進行雙反調查,并已經通知中鋼協,向相關企業通告,而相關企業也已經提前做好了應訴的準備。”該知情人士透露。
“油井管是專門用于石油勘探的油套管,也是我國鋼材出口的一種。”我的鋼鐵網站鋼管事業部總經理張利民表示,美國一直是我國油井管出口的重要國家,中國出口的油井管占到了美國進口的60%左右,市場份額極大。隨著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的到來,能源勘探大量減少,油井管的需求大大減少,加上中國油井管的大量涌入,美國油井管企業受到巨大沖擊。因此,從去年開始,美國鋼鐵業就開始收集證據,準備發起雙反的訴訟申請。
“中國企業一旦遭遇"雙反"調查,如果企業沒能很好的應對,可能被裁定高額的稅率,如此高的稅率甚至會直接導致企業完全失去美國市場。”全程關注該案件的北京嘉潤道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軍表示。同時,一旦我國的油井管無法出口美國,加上國內對于油井管需求很少,將對整個鋼管行業帶來很大影響。
今年以來,我國鋼材出口已接連下滑。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出口鋼材191萬噸,同比下降54.6%,2月出口只有156萬噸,同比下降49.7%。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曾發出預警,3月份鋼材出口不佳,很有可能成為鋼材凈進口國。
當前,在內需疲軟、出口不佳的情況下,中國鋼鐵行業又遭遇了一輪強勢的貿易保護。今年3月,俄羅斯鋼鐵企業已經對從中國進口的含鎳不銹鋼板材發起反傾銷調查,歐盟也在本周做出初裁,認為中國向歐盟出口的無縫鋼管存在傾銷。在鋼鐵內需疲軟的背景下,出口環境的惡化,將加劇中國鋼鐵行業的下滑和震蕩。
“面對這種貿易保護,目前最重要的是組織相關企業,積極進行應訴,維護自己的權益,否則企業將面臨被裁定最高額的稅率補償。”中鋼協相關人士對此表示。
相關新聞:
美訴中國鋼企反傾銷金額高達27億美元
昨日,美國鋼鐵業提起一項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訴訟,稱中國鋼鐵制造商去年不公平地向美國傾銷部分型號的鋼管,訴訟金額高達27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金額最高的反傾銷訴訟之一。
近幾年,歐洲、美國、俄羅斯和印度對我國鋼鐵產品反傾銷調查頻繁,目前中鋼協已經明確表態,如果對方立案,將對外國的“雙反”(“反傾銷、反補貼”)積極應訴。
美國國會2月中旬通過的經濟刺激計劃中的1640條款已經明確提出,“經濟刺激計劃支持的工程項目必須使用‘國產’鋼鐵和其他制成品。”歐洲鋼鐵工業聯盟2月25日公布的一篇長達166頁的報告,表達了歐洲鋼鐵業對中國出口產品的擔憂。
據早報記者了解,“雙反”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才能成立:產品低于成本價銷售,對當地的產業造成直接損害,該產品銷售和損害之間存在必然聯系。美國對反傾銷的審核要經過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貿易委員會的雙重審核,最快3個月時間做出初步結論,一般情況下需要一年。業內人士預計,這起訴訟不大可能于年內了結。
不過,對于出口國當地的鋼材產品成本的審核,一般都無法做到“本地化”。歐美認為,中國的鋼鐵產品存在大量的政府補貼。
“我的鋼鐵網”副總經理賈良群對早報記者表示,中國的板材類品種之前已經被征收了高額的關稅。
“目前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主要是石油管,其他類產品并不比獨聯體國家的產品有優勢,但鋼管類的產品我國存在價格優勢。”賈良群對記者表示,從去年底美國鋼鐵業減產,加劇了美國對于中國鋼鐵產品的反傾銷步伐。
其他具有鋼材出口價格優勢的國家包括烏克蘭與俄羅斯,主要出口品種為板材,但其因產品結構中缺乏鋼管類產品,每年仍需大量進口。這也是我國鋼管類產品在海外市場具有優勢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08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鋼材為501.63萬噸,其中鋼管出口229萬噸;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鋼材產品數量大幅下滑到22.28萬噸,鋼管只有17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