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最近,工信部與環保部聯合發文,對“2+26”城市秋冬季開展錯峰生產作出新的部署:“2+26”城市中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以高爐生產能力計限產50%,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其他“2+26”城市根據所在地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自行決定限產水平。在該消息的刺激下,鐵礦石、焦炭期價快速反彈。現貨市場成交回暖給予鋼市一定信心,鋼價重心亦有所上升。截至11月7日收盤,RB1801合約較10月31日低點反彈超150點。但筆者認為,黑色系基本面情況仍不容樂觀,應當謹慎對待當前的反彈行情。
重要宏觀數據回落
今年2月份以來,中國經濟的重要宏觀指標——鐵路貨運量、重卡銷量和發電量均表現出強勁勢頭。然而最新公布的數據出現了轉弱的跡象:鐵路貨運量增速降至9.2%,結束了今年一直保持的兩位數增長勢頭;重卡是大宗商品運輸工具之一,中國經濟2009、2013和2016年的三次回升,都伴隨著重卡銷售增速的大幅跳升,10月份重卡銷量增速環比從91%大降至32%,已經低于2016年7月份水平;10月份發電量增速尚未公布,但從沿海6大電廠的發電耗煤同比增速來看,10月份發電量增速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更重要的是,房地產市場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9月份表現亦不理想,地產銷售增速降至-1.5%,再度回落到負值區間。筆者認為,本輪經濟回升部分重要指標的確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拐點,但宏觀周期長時間跨度大,在”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下資金方面總體穩定,宏觀面對大宗商品短期價格影響有限。
供應缺口不復存在
今年去除“地條鋼”導致產生鐵水供需缺口,不同鋼材和不同地區之間的價差不斷走高。鋼廠提高高爐中高品礦和轉爐中廢鋼使用比例,供需缺口已經被大量彌補。據mysteel數據顯示,今年1—9月,海外礦進口增加5000萬噸(港口庫存增加2000萬噸)、國產礦增加1000萬噸,折合粗鋼增產2500萬噸;出口回流2600萬噸;電爐增產1500萬噸。不考慮國內鋼廠普遍提高5%—10%的廢鋼比,粗鋼增產近6600萬噸。隨著后期電弧爐的復產,供應偏緊格局將不復存在。供暖季限產利多此前在盤面已充分體現,但從工信部和環保部聯合發布的文件來看,鋼廠未來限產可能不及預期。需求方面,北方進入冬季,工地逐漸停工,隨著南北價差走弱,南方市場對“北材南運”消化能力有限,后期價格面臨較大壓力。
原料現貨反彈乏力
自9月份以來,原料價格下跌幅度大于成材,鋼廠利潤進一步擴大,生產意愿強烈,而采用實際用電量核實限產刺激鋼廠使用高品位礦提高鐵水產量。上游四大礦山四季度增產明顯,但礦價連續下挫后發貨量仍維持高位的原因可能是,當前60美元/噸的價格逼近非主流礦山成本線,短期維持較低價格有利于高品大礦山打擊中小低品礦山,進一步占領市場。而焦炭方面,焦化企業焦炭庫存連續八周上升,虧損面逐漸擴大。焦化企業甩貨意愿明顯,但鋼廠在高爐限產情況下補庫需求有限,焦化企業處于弱勢地位,現貨價格反彈缺乏基礎。因此鐵礦石和焦炭現貨價格受期貨帶動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成本端對鋼價支撐有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近期由現貨成交回暖和原料期價上漲帶動的螺紋鋼期價上漲持續性存疑,反彈空間有限。后期鋼價缺乏成本支撐,而在北方工地停工、南方市場對鋼材消化能力有限以及限產可能不及預期的情況下,供應壓力將通過庫存直接體現在價格上,預計螺紋鋼價格將沖高回落。
|
上一篇:鐵礦石呈遠強近弱格局
下一篇:11月9日江浙滬廢不銹鋼市場報價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