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2017年國內煤企生產平穩。1—11月全國原煤產量313596萬噸,同比增3.7%。2017年國家發改委產能置換預計批準2億噸左右,但至年底實際可釋放產能預計在1億噸左右,2018年將繼續推進。產能置換后,雖然總產能變化不大,但煤炭市場格局發生了深刻變革。預計2018年煤炭生產將繼續向晉陜內蒙古集中,而消費地的自給率較之前明顯降低。出現供需緊張時,各地都需要及時補給,導致運輸需求大大提高,煤炭運輸瓶頸再現。這是長期支撐煤價的重要因素。但總體看,2018年動力煤市場整體供需矛盾不突出,價格中樞或下移。
供應增加
為將供給側改革的成果留在國內,政府提出進口煤量下降5%—10%的目標。自2017年7月1日起禁止二類口岸經營煤炭進口業務,通關時間延長到40天,企業還需自行承擔滯納金。但去年進口減量目標沒有完成,1—11月我國煤及褐煤累計進口2.48億元,同比增8.5%。11—12月,各地海關幾乎全面禁止進口煤通關,沿海電廠需求轉向北方內貿煤,助推北方港口煤價和海運費大漲。
2017年12月下旬,國家發改委取消進口煤限制。2018年2月15日之前進口煤通關加快,至2018年6月30日,福建大部分二類口岸可恢復進口煤。放松進口管制只是緩解供需緊張的短期政策導向,2018年進口煤總量收緊的目標不變,但在具體政策執行上會更有計劃性。此外,控制熱值4300大卡以下煤炭進口的政策正在調研論證中。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2017年也實施供給側改革,規定煤炭企業生產配額。計劃自2019年起煤炭產量不超過4億噸,且優先滿足國內需求。同時,印尼國內電廠需求逐年增加,按計劃2019年印尼35000兆瓦電站收官,屆時其國內煤炭年需求量將達到2.4億噸,可供出口的量僅1.6億噸。預計2017年印尼國內煤炭消費量1.09億噸,同比增長16%。2018年印尼煤炭出口量將收緊。此外印尼也是越南、印度的主要進口來源國,越南、印度需快速增長,所用煤種與中國相似,未來將與中國競爭有限的資源。
面對國內進口設限,國外資源緊張,一部分貿易商開始與外礦簽長期合同,參考API指數定價拿貨,然而指數變動緊貼市場,從發貨到通關,貿易商中間利潤微薄。若不簽長期合同,無法保證貨源和煤質穩定。2018年進口煤貿易商操作難度加大,進口量將萎縮。
運輸瓶頸
2017年1—11月全國鐵路煤炭發送量19.7億噸,同比增長15.1%。其中電煤發送量前11個月完成13.6億噸,同比增長17%。
鐵路煤炭發送量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是產能向晉陜內蒙古集中,二是進口煤管控刺激內貿需求,三是宏觀經濟向好需求增加,四是禁止汽運煤集港。其中環渤海港口禁止汽運煤集港直接影響了煤炭貿易和運輸格局。2016年北方六港汽運煤集港量約1.2億噸,占比約20%。
禁止汽運集港后,一部分汽運找到新的流向,一部分煤炭往鐵路運輸轉移,但是鐵路發運困難。2012—2016年,每年有1.5萬車皮報廢,據悉鐵總2018年計劃投放3.5萬個車皮,預計2018年運力瓶頸可能有所緩和,但具體車皮投放時間仍需關注。2018年鐵路運力瓶頸將繼續成為港口煤價重要支撐。
庫存低位運行
至2017年12月25日,秦皇島、曹妃甸、京唐港和黃驊港四港煤炭庫存量由年初的1748萬噸減少至1550萬噸。2017年雖然中轉港口煤炭庫存穩定,但總社會庫存走低。上游方面,11月末,全國煤炭企業庫存為6500萬噸,同比降31.8%。12月10日,國有重點煤礦庫存2708萬噸,同比降27.8%。
環保政策要求“精煤不落地,原煤不露天”。煤企和洗煤廠庫存必須加蓋頂棚或筒倉,建設符合要求的堆場需要時間和資金,煤礦的堆存能力下降,存煤成本上升。一旦銷售有壓力,出現庫存頂倉,就會降價拋售。為了避免大量庫存,煤企會有意識地控制產量。低庫存運行放大了煤價的彈性,對煤價形成支撐。
2018年起實施《關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的指導意見》,長期來看,煤炭庫存制度有助于平抑煤價,穩定煤炭市場。但是庫存制度如何把握、執行和監管尚需觀察。一方面上游煤企累庫存受環保政策限制,另一方面部分下游電廠庫容有限,即使堆滿也達不到要求,登記在港庫存、在途庫存可操作空間較大。
經歷2017年急漲急跌的洗禮,2018年上中下游在庫存操作上可能更加保守,會留有一定的庫存量應對市場變化。
電力需求平穩
在工業生產回暖、火電增發等因素帶動下,2017年前三季度煤炭消費量約為28.1億噸。除建材外,電力、鋼鐵、化工行業用煤均為正增長。2017年1—11月,全國煤炭銷量累計完成30.31億噸,同比增長5.08%。
2017年1—11月全社會用電量57331億千瓦時,同比增6.5%。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40185億千瓦時,同比增5.5%,占全社會用電量70%。工業復蘇是2017年支撐煤炭需求的主因。1—11月全國發電量571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其中火電發電量41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火力發電占總發電量的73%,2018年煤炭仍將是我國的核心能源,并肩負著保障能源安全的重任,預計總體電力需求將保持平穩。
我國水情大小年規律比較明顯,春夏豐水期的來水通常表現為一年旺季一年淡季。2017年初到7月全國降水偏少,南方臺風也姍姍來遲,8月、9月之后水電才出現正增長。夏季降水偏少,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是火電需求旺盛的原因之一。預計2018年是水電的大年,水電或將擠占部分火力發電量。
2017年1—11月水泥產量21.55億噸,同比降0.2%。2017年各地水泥企業相繼展開停窯限產行動及行業自律。新增夏季錯峰、冬季停產時間明顯加長,北方市場幾乎停產半年,負荷不足50%,整體市場開工率只有66.8%,長時間停產導致水泥供給縮小,推漲水泥價格。1—10月全國水泥行業共實現利潤669.5億元,同比增長116.57%。
水泥行業供給側改革客觀上降低了煤炭需求,但因獲得了高利潤,對成本端原料價格敏感度下降。一些中小水泥企業用煤量小,無法拿到大型煤企的長協合同,但他們是高價市場煤的接受者,助推2017年市場煤價走強。
2017年動力煤需求超預期,得益于天氣配合和宏觀經濟表現搶眼。然而房地產融資收緊,各地重新限購,2018年全國煤炭消費量未必會好于2017年,需求端更應關注短期市場采購情緒。
現貨煤價雙軌制
2017年全國大型煤企中長期合同簽訂量80%以上。第三方信用機構采集數據顯示,2017年中長期合同執行履約率超過90%。神華2017年的年度長協價波動區間557—581,遠低于現貨市場價,國內煤價重回雙軌制。國家發改委倡導中長期合同,并以緊張的鐵路計劃作保履約率,使電廠的綜合采購價不至于過分偏離500—570綠色區間。煤電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為保障煤炭穩定供應,維護行業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長協基準價維持535,煤企長協銷售比率較2017年有所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將進一步穩定煤價。然而市場煤的補充不可或缺,拿不到長協的小終端需要買現貨,市場煤價難出現大幅下跌,波動將跟緊需求。
長協煤沒有流向市場貿易,期貨參考標的是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市場價。從1701合約開始,南方三個交割港取消25元升水,嚴格硫分、揮發分、灰分指標。規則修改后,2017年動力煤期貨吸引了更多買方參與。ZC1701交割10萬噸,交割結算價610.6。ZC1705交割量26萬噸,期轉現6萬噸,交割結算價619.6。ZC1709交割量44萬噸,交割結算價631.8。
動力煤期現總體趨勢一致,并在交割時最終收斂。出于遠期市場的不確定性,各合約之間也有明顯的近強遠弱格局。2017年動力煤市場經歷了多輪急漲急跌,遠期供需難判斷,所以遠月合約深度貼水缺乏有力的邏輯支撐。
2018年,動力煤市場整體供需矛盾不大,價格重心有望下移。2017年CCI5500均價644,預計2018年降至620附近。期貨交易需關注短期基本面和市場情緒的變化,期貨主力合約深度貼水的格局有望改變,區間參考550—700。低點可能出現在傳統淡季4月、5月,夏季、冬季的用煤高峰可能走出階段性高點。
|
上一篇:河北省2018年將壓減鋼鐵產能600萬噸
下一篇:螺紋鋼 冬儲行情一觸即發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