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廢金屬資訊網 > 新聞詳情 |
|
2018年5月4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實現了國內首個已上市品種的對外開放。作為全球規模最大、唯一采取單一實物交割的鐵礦石衍生品市場,鐵礦石期貨在對外開放的一年里,境外客戶交投規模快速增長,市場結構進一步完善,價格影響力持續增強,為全球客戶提供了有效的價格信號和避險工具,交出了一份滿意的周年“答卷”。
各方協力助國際化業務平穩運行
為了鞏固和提升對外開放成果,一年來,大商所及各期貨公司、存管銀行等機構在與國際接軌、做精國際化業務、拓展視野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探索。
2018年1月,大商所在新加坡設立首個境外辦事處;之后,先后獲批成為香港自動化交易服務(ATS)提供者、注冊全球法人機構識別編碼(LEI)。“這些舉措有利于在香港、新加坡以及全球其他地區開展客戶開發和業務宣傳。目前已在大商所開戶交易的境外產業客戶、金融機構中,很多是通過香港、新加坡分公司參與鐵礦石期貨國際化交易。”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說。
在國際化業務平穩運行的基礎上,2019年2月,大商所允許境外個人交易者參與鐵礦石期貨,進一步擴大了境外客戶范圍,讓更多交易者分享中國期貨市場開放發展的紅利。
作為連接境內外業務的紐帶與橋梁,境內外期貨公司在開發和服務境外客戶方面也下足了工夫。“境外大型企業對參與期貨交易比較謹慎,需要一定的開發周期。為此,我們海外團隊舉辦了多次路演,介紹中國期貨市場情況以及鐵礦石合約規則、參與渠道、交割細則等,有專人對接潛在意向客戶并研究、提供服務方案。”東證期貨機構業務事業總部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一年來公司先后舉辦了5次海外市場推廣活動,越來越多的境外客戶了解鐵礦石期貨交易規則,一些客戶已經成功參與到交易中。
對于鐵礦石期貨國際化開展,交通銀行等10家境外客戶保證金存管銀行同樣功不可沒。交通銀行總行金融機構部副總經理徐俊婷介紹,這一年來,銀行為境外交易者提供賬戶管理、資金劃轉和結售匯等服務,并支持客戶向期貨公司、期貨公司向交易所的出入金和查詢。“在保證合規性的基礎上,我們在實際業務中優化業務流程,提高了劃轉效率和客戶辦理便捷性,保證期貨交易的時效性。”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從開戶交易、資金劃轉到交割等環節有效運轉。“鐵礦石合約采用美元和人民幣作為保證金,自國際化以來,美元質押上場到結算后的結售匯一直平穩運行。”東證期貨機構業務事業總部相關業務負責人說。
在交割上,為解決境外客戶接到完稅倉單無法處理的問題,大商所在國際化前推出保稅交割業務,保稅倉單優先配對給境外客戶,保稅倉單不足部分由倉單置換業務提供。2018年9月,鐵礦石期貨1809合約迎來了境外交割賣方客戶,在大連港向國內買方客戶交割了1萬噸的PB粉。這是境外交易者首次參與鐵礦石期貨交割,也是我國大宗散雜貨物在保稅監管場所內保稅交割的首次嘗試。此次交割從保稅倉單生成、資金結算、交割貨物到尾貨報關的全過程經受住檢驗。
盡管鐵礦石期貨國際化一周年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相關市場人士指出,目前境外客戶對于中國期貨市場了解和參與程度、境外客戶成交比重仍需提升,此外針對國際化品種的適當性制度、外匯出入、保稅交割等業務環節還有待優化,對外開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大連港是鐵礦石唯一一家保稅交割庫。未來,保稅交割業務量會隨著境外客戶不斷參與而有所提升,我們會在全國其他港口增加保稅交割業務,為越來越多的境外交割客戶提供便利。”大商所相關負責人指出。
除保稅交割外,據他介紹,大商所還將持續推動鐵礦石國際化相關規則、流程的優化,如適當簡化境外客戶交易賬戶設立流程,節約開戶交易時間成本;推出更為靈活、貼近境外客戶需求的盈利換匯制度,提高境外資金使用效率;優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簡化知識考試程序等。通過上述措施深化鐵礦石期貨對外開放,進一步支持境外客戶源源不斷參與我國期貨市場,更好地服務我國鋼鐵行業發展、服務國家戰略。
基差貿易在國際市場逐漸得到普及
隨著鐵礦石期貨進入“國際化”時代,境內外產業客戶和投資者同場交易,提升了中國期貨價格在國際市場影響力和代表性。隨之帶來的變化是,基差貿易作為以期貨價格為基準的貿易方式,使得風險管理與企業生產經營有了更緊密的結合,近年來在全球鐵礦石貿易中得到了更多關注和普及,國際鐵礦石貿易商等產業企業開始利用鐵礦石期貨價格做基差貿易。
據悉,2018年國際大型貿易商嘉吉公司與河鋼集團等國內大型鋼廠開展基差貿易,以鐵礦石期貨價格加上升貼水的方式確定貿易價格。合同簽訂后,貿易商參考市場行情及自身貨物庫存,適時在鐵礦石期貨市場建倉。鋼廠在合適的價位提出點價要求,由貿易商在期貨市場進行相應對沖操作,完成點價業務。在河鋼集團和嘉吉公司合作中,2018年河鋼集團通過基差點價采購60萬噸鐵礦石,為公司節約采購成本約1450萬元。
“中國每年鐵礦石使用量超過10億噸,鋼鐵行業的波動性在過去幾年內表現尤為顯著。在這樣的背景下,鐵礦石的基差貿易合約能夠充分幫助企業管理原材料風險,更好地發揮金融衍生品為鋼鐵產業服務的作用。”嘉吉投資金屬事業部中國戰略客戶總監王強說,對于鐵礦石而言,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交易量、持倉量充足,引入境外交易者后市場影響提升,為鐵礦石貿易提供了優質的定價依據。
同樣參與了鐵礦石期貨交易的國際貿易商托克投資公司大宗商品交易經理曹卓群表示,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增加了港口鐵礦石現貨貿易業務。“目前中國鐵礦石期貨流動性充足,用中國鐵礦石期貨價格為港口現貨貿易來定價是最合適的,以期貨價格為基準的基差貿易也是行業貿易的一大趨勢。”他還提到,如果客戶有需求,公司也會探索利用鐵礦石期貨價格為海漂貨進行定價。
某境外鐵礦石企業市場部相關負責人也認為,很多國內外的貿易商參考中國鐵礦石期貨價格,調整對中國港口現貨的即時報價,曾合作過的國際企業有的已經開始嘗試用基差貿易來定價談判,在點價業務中嘗到甜頭。
據了解,大商所自2017年開始推出基差貿易的創新試點,截至目前已支持開展了8個鐵礦石基差貿易試點項目,河鋼、福建三鋼等很多代表性企業都參與試點。在去年基差貿易試點中,福建三鋼與某國際貿易企業簽訂了20萬噸的鐵礦石基差貿易合同。
“我們利用基差貿易手段實現了靈活定價,在獲取利潤的同時,通過約定基差有效規避現貨價格風險,鎖定采購價格。同時,這種模式豐富了現貨采購的渠道,有利于貿易雙方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福建三鋼證券部副部長徐燕洪表示,在基差貿易中,買方的選擇和基差的確定沒有固定模式和策略,需要在今后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
境外客戶尋求境內期貨工具避險
隨著價格波動風險的積累,無論是境外礦山、貿易商還是境內鋼廠都面臨風險防控的嚴峻考驗。記者了解到,除澳大利亞等國家礦石開采成本較低之外,全球其他礦山企業鐵礦石成本大多高于40美元/噸,鐵礦石價格波動對相關礦山企業營收的影響較大。據估算,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非長協量超過4億噸,鐵礦石貿易額位居全球第二。如何借助衍生品工具管理鐵礦石市場風險,已成為擺在境內外產業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2018年5月4日,醞釀多年的鐵礦石期貨國際化落地,我國首個已上市期貨品種的對外開放“揚帆起航”,使中國鐵礦石期貨市場由局域性變為全球性市場,境外礦山、貿易商等產業客戶參與更便利,境內外客戶可以進一步開展套期保值、跨國倉單質押、產能保值等業務,降低市場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進而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產業鏈風險管理。
國際化業務為期貨市場帶來的直接變化,是引入了包括礦山、貿易商等產業客戶在內的境外交易者。截至2019年4月底,已有包括嘉能可、摩科瑞等產業客戶在內的125個境外客戶開戶,分布在中國香港、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地區。境外客戶成交量整體呈現遞增態勢。2019年前4月,境外客戶成交量、持倉量較國際化初期的2018年5月至8月分別增長637%、264%。
對于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后市場參與結構的變化,蔡擁政對記者說,自2018年5月4日鐵礦石期貨國際化以來,鐵礦石期貨的交易活躍度有所增加,期貨市場參與者也越來越多元化,不少外資機構積極參與。
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的國際貿易商摩科瑞相關負責人指出,多年來,中國鐵礦石期貨市場較好的流動性和發揮良好的期貨功能,是公司參與交易的主要原因。為此,公司做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組建專門交易團隊,通過了特定品種交易者適當性審核,并按照國際化規則建立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信息通報等管理制度,在中國境內開立了NRA賬戶,準備了充足的交易資金。
除摩科瑞、嘉能可、磐石國際金融等企業成為國際化首批境外客戶之外,大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很多境外企業此前已經以境內注冊主體身份或通過境內產業客戶代理的方式參與交易。據粗略統計,鐵礦石期貨的實際外資背景客戶已超過250家,其總成交量占上市以來成交總量的19%。
產業客戶參與積極性不斷提升
在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的2018年,我國進口鐵礦石10.64億噸,同比2017年減少1%,為2010年來我國鐵礦石年進口首次出現負增長。雖然進口量略有減少,但我國鋼鐵行業延續高效運行,市場秩序明顯改善。自2016年開始推行的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去除大量落后產能,修復鋼鐵行業供需格局,使整個鋼鐵行業從2017年至今維持了較為可觀的利潤,產量也持續增長。2018年我國生鐵、粗鋼產量分別為7.71億噸、9.28億噸,同比分別增加3.0%、6.6%,粗鋼產量創歷史新高。2019年一季度我國生鐵產量增速高達9%。
在保持良好發展的同時,鋼鐵企業在利用期貨工具對沖原料及產品價格風險方面也更加得心應手,期現結合成為近年來鋼鐵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2019年初,受巴西礦難事故、澳大利亞“維羅妮卡”颶風襲擊等影響,國際鐵礦石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在此背景下,鋼鐵產業鏈企業更積極參與我國期貨市場。2019年前4月,法人客戶持倉占比47%,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個百分點。“今年淡水河谷礦難雖然是突發性事件,但很多企業提前布局,一定程度降低了礦價大幅上漲對鋼廠的不利影響。”唐山萬陽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津說。
記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來,我國鐵礦石期貨套保效率保持約80%,為產業客戶規避風險提供了有效工具。2018年,我國鐵礦石期貨成交量、日均持倉量分別為2.4億手、80萬手(單邊,下同);2019年前4個月,鐵礦石期貨成交量、日均持倉量分別為8314萬手、77萬手。2018年,我國鐵礦石期貨成交量是世界第二大鐵礦石衍生品市場——新交所(SGX)掉期和期貨的22倍,繼續保持全球最大鐵礦石衍生品市場的地位,為企業套保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
在市場結構上,2018年5月4日鐵礦石期貨國際化以來,鐵礦石產業客戶參與期貨的積極性持續提升,法人持倉占比穩步提高。2018年,法人客戶日均持倉占比為42.5%,其中國際化前為36.8%,國際化后提高至44.3%。
在價格相關性上,上市以來至2018年,鐵礦石期現價格相關性高達0.98,與普氏指數、新交所鐵礦石掉期價格的相關性也在0.98以上。“境內外價格高度聯動性為很多境外交易者開展跨市場套利提供了機會。”東證期貨機構業務事業總部相關業務負責人提到。
“期貨市場影響力提升,使現貨市場越來越關注期貨價格波動。近一階段,期貨與現貨的基差初期貼合靠近,期間波動基差有所拉大,主要是市場階段性多空分歧較大,但最終還是會走向期現收斂。”南鋼股份證券投資部主任蔡擁政指出。
在交割環節,截至2019年4月底,鐵礦石期貨累計交割579萬噸。交割地點以華東港口為主。交割礦種以主流礦為主。其中,國際化后鐵礦石共有5個合約發生交割,累計交割179萬噸,交割基差平均27.2元/噸,與國際化前(2017年1月-2018年4月底)的23.3元/噸基本持平。穩定的基差水平保障了期貨結算價在合約到期前能夠有效收斂。
除了市場結構、價格相關性變化之外,一年來鐵礦石期貨近月合約的流動性也有明顯改善。記者了解到,鐵礦石現貨貿易和鋼廠經營生產具有連續性,企業套保或者基差定價的理想合約是1-3個月的近月合約。為提高非1、5、9合約交易活躍的連續性,大商所推出了鐵礦石倉單服務商、期貨服務商等創新制度,在支持客戶參與近月合約交易的同時打消因交割能力較差而回避近月合約的顧慮。在上述制度作用下,鐵礦石近月合約成交量有大幅提升,如1807和1811合約成交量分別為342萬手和628萬手,而1707和1711合約成交量分別只有0.62萬手和0.84萬手。
“現貨貿易呈現連續性,因此產業企業需要在連續月份合約進行套保。非主力合約活躍度的提高為現貨企業套保創造了條件,對豐富風險對沖手段、便利產業企業參與近月合約套保具有重要意義。”光大期貨研究所黑色研究總監邱躍成認為,非主力合約成交好轉后,交易者還可以利用不同期貨合約價格之間的價差變化進行套利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減少近月合約價格瞬間頻繁波動,促進交易平穩運行。
|
上一篇: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國際化助力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環保風襲來 鋼鐵板塊補漲行情可期
|
〖收藏此頁〗〖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
|
↑返回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