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在經歷了從2月份開始一路上行之后,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國內主要品種鋼綜合漲幅近千元,實現了2010年一季度中國鋼市首季開門紅,但由于多種原因導致鋼材漲幅幾近瘋狂。進入四月份市場開始上漲,截至到月底,主要鋼材跌幅達三、四百元。正是由于這一原因,此前一路直漲勢逼人的國產礦、生鐵、廢鋼等開始下滑,在市場如此變化情況下,業內更關注5月份市場走勢,以下筆者以個人所見對5月份礦石、鋼材、生鐵有可能出現的基本走勢做簡要分析: 一、鋼材:“房地產新政策”的實施,挫壓鋼市回天乏力 “五一”小長假前夕,個別地區鋼材有所止跌回穩,北方有地區還有小幅上調的跡像。這其中不排除鋼廠和商家對5月份市場走勢氣象有希望,也不陫除節后上班,龍頭鋼廠對5月份出廠價繼續上調。因前期鋼市跌幅較大,鋼廠和商家這種盼市場止跌上行的心態是正常的。但大家更應該理性的看到,4月份國家對房地產“史上最嚴厲”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政策的接二連三出臺及從5月1日起,北京房地產地方性“新國十條”的高調亮相出爐,這一切無不可看做是中國房地產業有史以業最大的“利空”。在這種大環境下,對房地產業依賴性極大的鋼鐵行業又將面臨怎樣的市場變故? 以上談的是政策面對5月份鋼材市所能道理的影響,那市場目前其實狀況怎么樣?所以鋼廠人士都清楚,這輪鋼市下挫之后,截止到“五一”前各鋼廠成品材又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產品“跌跌不休”也已經是事實,所以經銷商都明白,為了降低庫存,盡可能規避風險,回攏資金,低價甩貨于兩周前就開始了。增有多年一直做鋼材生意的朋友坦言:前段時間掙的錢,這次已經賠的差不多了,后市可危。 二、礦石:弱勢下行,或將進入調整期 鐵礦石談判以“季度價”而告終,做為全球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鐵礦石進口國不能不說是另鋼協和中國鋼企的失敗。一季度礦石的大幅上漲,不能只一味責怪三大放山的攏斷和不厚道,其實中國鋼廠鋼材出廠價一次又一次的大幅上調也對礦石飆升起來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作為金融危機還沒有完全消除的今天,已經成為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領域的領跑者。在這種大背景下,不管是現貨礦還是長協礦,也不是采 取何種渠道,在國都將需求進口大量的礦石,這也是一季度國內外礦價肆無忌憚飆升的最直接原因。 然而如果5月份鋼市再繼續跌勢,且跌幅在繼續加大,毫無疑問礦價必然會受到影響。一季度鋼材漲勢如虹,鋼廠完全可以消化掉礦石漲價所增加的成本,可今天鋼市跌價了,那礦價一定會受到牽連(其實國產礦已經下跌了一百多元,外礦成交量也是縮減)。要是鋼廠方損了,最常規的辦法就是降產減量,那隨之對進口礦的需求也會減少,需求量降低了,礦價就很難再強勢了。筆者之所以對礦石后市持這一觀點,最主要的是對鋼材后市并不抱積極態度。對進口礦而言,5月份可能就是調整期的開始。 三、生鐵:看低看弱,大于看平看漲 從4月中旬起鐵市開始止跌平穩,進下旬便出現全線下滑到幾近跳水,在一周多時間內國內鐵市綜合跌幅達二百多元。鐵市這一現象如果和上游礦石以及下游鋼市的變化結合起來看,可以說是“與時俱進”基本同步了,那5月份鐵市會有一個怎樣的大至走勢呢? 看生鐵市場變化,正常情況下仍然要和上游原料及下游鋼材統一起來看,鐵礦石談判已經結束,炒礦現象已不存在。雖然外礦價格仍高高在上,但下跌拋盤在5月份仍會持續。所以國內外礦石走勢在5月份成交量有可能創下今年來以的新低。礦石尚且臺此,那鋼市在目前鋼廠寵大庫存的壓力下市場繼續下行理應看得清楚。目前鐵市繼續下滑的可能和趨勢仍非常明顯。以河北為例:多數骨干鋼廠現已經停止采購生鐵,即使還有采購計劃的鋼廠,價格已經降到3300-3350元/噸;山東已有鐵廠庫存大的達到幾萬噸。在以上情況下,在礦石、鋼材上下游的雙重壓力下,對5月份生鐵市場看低看弱,遠遠大于看平看漲,這是筆者的觀點。 |